承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克拉普民国行摄记之二1914年的秦皇岛山 [复制链接]

1#

前言

年2月10日,北洋政府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中美合资创办石油公司合同》,约定由美孚石油公司派出专家,组建“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堪矿测量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府、直隶省承德府附近地区进行地质勘查与钻探。

美国地质学家菲德克·克拉普(FrederickG.Clapp)身为美孚石油公司所聘专家,于年12月先期抵达北京,2月下旬前往秦皇岛,再转往直隶建昌(今辽宁凌源)周边考察,得出石油无开采价值的结论,返回北京后,中美双方商定前往陕西勘探,分为两路,其中第一路由马栋臣(克拉普的中文名)率领由北京出发,经直隶张家口、怀安,再由山西岢岚、阳高、天镇、应州、宁武等处入陕,最后经河南往武汉,再乘船前往上海转回天津。

克拉普在华考察期间,除了拍摄山川地质照片,其极高清的相机,也为百年前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风光人文瞬间,图游华夏百家号在完成张柏林和柏石曼中国行系列之后,潜心研究克拉普留下的照片,仍按时间和地域进行分析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

一、年秦皇岛地图

上图为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大清帝国全图,在2月10日中美协议签订之后,克拉普便根据美孚石油公司的派遣,从北京前往秦皇岛再转至当时属于直隶承德府的建昌县(今凌源)勘探调查石油储藏情况。

勘探队的成员有美国地质学家Myron.L.Fuller,其中文名为王国栋,而克拉普中文名为马栋臣,另一位外国人是Kenneth.T.Mckoy,他一直在中国生活居住,通晓中文和各地风俗,还有两位中国人分别是吴烓灵、何淼森。

二、秦皇岛境内的照片

1、克拉普所在的石油勘探队首先抵达秦皇岛,对中国长城心仪已久的克拉普,来华后他产生了顺道科考长城的想法,从而在此后的勘探任务中,他尽量走访沿途的长城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和拍摄,回国后于年发表了《穿越中国的长城》学术文章。

他在回忆中提到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具体日期是年2月17日,当天的风极大,寒风裹着沙尘,打在脸上如刀削一般,他们步行3英里来到山海关长城的海边起点,应该就是老龙头附近,这张照片是同行的K.T.Mckoy拍摄。

克拉普和同伴不禁发出感慨,在面对人类历史上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长城前,让他们震撼的不是长城的高度和宽度,而是几千公里的长度,在这样的建造奇迹下,克拉普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把中国人当作劣等民族。

2、第二天的年2月18日,克拉普一行从山海关前往角山,当时可以从城内沿着城墙直上角山,整段长城保存完好,在登角山长城的途中,克拉普认为不仅仅是长城雄伟,而角山的风光也非常壮丽,因为此山有巨大的悬崖峭壁,还有古老的寺庙建筑,站在高处可见下方的河流,不过此时的长城已经不需要防御,只剩下城外部分外国军队营地,这是清末战败的结果。

3、克拉普在爬角山长城的途中,来到了角山寺,这座寺庙背靠燕山山脉,面对茫茫的渤海,始建于明朝,初名栖霞寺,明嘉靖年间的工部尚书詹荣和书写“天下第一关”楼匾的明成化年间书法家肖显,少年时期都曾经在寺内读书,到了清朝便改为栖贤寺,克拉普拍摄的这张照片,寺内可见一座大钟,钟身刻有众多文字。

4、由于克拉普此行主要任务是勘探调查,初到山海关,要安排接下来的行程,时间并不宽裕,因而不便以游玩的角度,利用考察队的胶卷来拍摄与勘探无关风光照片,这张是年2月19日在山海关城内拍摄的照片,有可能是所住客栈之类,一辆马车停着屋前,马儿正在水槽中饮水。

5、在前往承德府建昌县(今辽宁凌源)的途中,考察队来到了石河,准备渡河,此地克拉普注释为shimenzhai,按发音应该是石门寨,由于水位上涨,河水漫过石板桥,只见当地的背夫背着同行的外国人过河,右边一人正准备接应,远处的群山连绵,河中还有几匹马趟过。下一期的行程是前往葫芦岛建昌县,敬请留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