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承德市境内的汉代遗迹,百姓口中的千里长 [复制链接]

1#

说起长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燕国人修了燕南长城和燕北长城,燕南长城在保定一带,燕北长城穿越了承德的北部,主要分部在围场、丰宁一带。

西汉前期,国力衰微,匈奴强大,长城受损,国界回缩。

特别是在东汉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崛起,且不断南下,对政权构成威胁,不得不再次修筑长城。但由于国力弱,又连年战乱,所以长城建筑质量也大打折扣,基本是土夯多,石砌的少。故此,一些汉代长城比起燕秦长城向南退缩了近百公里。

在承德境内,就有这样汉代国力衰弱时修建的“低质长城”,主要分布在隆化、双滦、承德县、平泉、兴隆、营子一带。子

在承德县六沟镇的头块地村至三家乡、邓上乡、营子区寿王坟神龙山上等地带,有几段断断续续的汉代长城。

这段长城西接隆化中关镇,东连内蒙古宁城大营子乡,均为土筑,没有了墙体,只在山川高阜之地,每隔二三十公里建有一座烽火台。

而在与内蒙口交界的山梁上,除了修筑的土筑墙体,个别地段还有石砌,被当地百姓称为“千里石壕”。

多长年来,人们在汉代长城遗址上发现了汉代陶器、铜镞(射箭用箭头)等。

这些长城遗迹,经过了汉代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相斗相争、争战和解的岁月,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剥蚀,如今只剩下一段段若隐若现的土岗子。

位于头沟镇瓦房村玉带河东岸的土城子遗址,位于隆化县城境内的土城子遗址,营子区内的寿王坟,双滦区境内双塔山一带,他们都应是汉长城沿线上的屯戍城,也就是派驻军队守卫长城的屯兵城。这里都有花木兰守边的传说。寿王坟很可能在汉代建有铜镞生产工厂。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这样的屯戍城一般驻兵三四百人。

汉代的承德一带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遗迹遗物与汉代长城相印证呼应。在上板城镇西三家村曾在一砖厂发现很多汉代陶器。在甲山镇山咀村发现过重达十九公斤的汉代铁犁铧。这说明,那时在长城护卫下的人们能够安心进行耕田,努力发展生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