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二)
什么是抗菌药物?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是同一个概念吗?
首先要明确,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症比如关节炎、心肌炎等,不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不需要抗菌治疗。而感染特指细菌、病*等微生物引起。抗感染药包括抗菌药物、抗病*药等。抗菌药物又包括合成抗菌药物与抗生素。老百姓俗称的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等往往要表达的是“抗菌药物”的概念。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菌素,也包括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物。大家熟知的头孢、环丙沙星、红霉素等都属抗菌药。
抗菌药物滥用有何危害?
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主要有三点:
1.药品自身的不良反应。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我国药物的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产生几乎涉及身体的每一个系统,如庆大霉素长期使用会造成肾脏损害,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损害,儿童长期使用还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等。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多具有渐进性、积累性,有些一时难以察觉,或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致残或致死。
2.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结果是其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常说的耐药性。或者说滥用抗菌药物的过程就是培养耐药性细菌的过程。如果滥用抗生素,就有可能到某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在多年前对抗生素很敏感,结核病控制的非常好,但现在耐药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这不但使死亡率增高也增加了治疗成本。
3.引起菌群失调。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们人体的皮肤上、肠道中、鼻咽等部位,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相互制约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人体已适应这种状态,不会发生疾病,但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后,其中的某类细菌被杀死,而另外的细菌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就会大量繁殖、生长,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造成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供稿
临床药学部辛春兰
编辑
付玉
责任编辑
张宇丽
邮箱
cyf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