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除了讨论怎么收费,还要问一问车位是否充足_深圳_最全最迅速的深圳资讯—深圳
深圳将重启路边停车收费一事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近日,深圳交通运输委举行了路边停车收费听证会,包括收费标准该如何确定、是否该设定免费时限等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深圳曾学习香港采用咪表对路边停车进行收费,然而由于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咪表收费于2007年被叫停。如今深圳路边停车不收费已长达6年之久,客观上也对违章停车形成了激励,按照一些人大代表的说法,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合理的,在全世界是没有的”。眼下,要不要重启收费思路已大致明确,*策细节也可以再讨论,但一个值得关注且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我们的车位供应是否充足?
深圳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50万辆,但登记在册的合法停车泊位却不到100万个,这也意味着大量机动车注定无位可泊,只能“露宿街头”。前不久,天津出台限购措施,“深圳也将限购”的传言随之扩散,对此,深圳再次重申了“不限购”的立场。一方面是不强行控制机动车数量,一方面是停车位严重不足,一方面又划定数万个路边停车位重启收费*策,这让一些友质疑:这样的做法就像是“把猪养肥了再杀”,让车不得不停到路边,再在其身上“狠敲一笔”。
友的说法值得商榷,但车位供应不足的现实却不容回避,或者可以说,只有在车位供应方面已倾尽全力,大规模启动路边停车收费才更具有正当性。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车位供应方面是否已倾尽全力、竭尽所能了呢?
部分区域的车位规划赶不上变化属于历史问题,不必过于纠缠。但仅就当下而言,我们对于公共停车场等停车配套设施的规划又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城市的土地资源除了高价出让给房地产商,又有多少留给了车位配建?在鼓励机动车买卖、享受经济红利时,又有没有对于卖出多少车该配建多少车位有一个科学、精确的统计和部署?
公共停车场资源的管理、使用效率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曾有友爆料,位于福田区景田北花景道的众鼎停车场高达数层,却常年空置,如今更涉嫌违规改建,原因是停车场收费过高,周边居民宁可将车停在路边,也不愿将车开进停车场。另一个可供参考的例证是,地处深圳繁忙路段——梅林关附近的民乐停车场,启用近一年来停车率却始终不足5%,千余车位闲置成为常态。一边是车位奇缺,一边是大量车位闲置,这样的怪状折射出管理的混乱。
此外,在车位供应方面还有哪些潜力可挖,同样是需要直面的问题。深圳有大量车辆被迫停上马路,但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商场超市的停车场空空如也,如何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车位资源,考验着公共管理的智慧。同时,诚如有人大代表所言,深圳一些国有储备用地不时爆出被违规占用谋取私利的丑闻,为什么就不能拿出一些地来多建临时停车场呢?
重启路边停车收费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制定收费*策上要花心思,对于如何增加车位供应量也不能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