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温馨提示
TUhjnbcbe - 2020/7/15 13:38:00

温馨提示


    良性疾病


    也可能引发胃癌


    “一些胃部的良性疾病,也可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李兴文说,这些疾病包括了生活最为常见的息肉、胃食管反流病、巨大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遗憾地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对这些常见疾病总是不很重视,大多时候会凭借经验买药服用,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不能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容易延误病情。


    李兴文介绍,息肉是指胃黏膜的良性增生,大多数胃息肉并不增加胃癌的风险,比如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息肉都是良性疾病,但有一种息肉称为腺瘤性息肉,有时候可能会转变为胃癌。胃食管瘤是一种由于上消化道的动力障碍而引发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胃肠道的蠕动是一种“驯化”过程,慢慢形成了一种“单行道”,进食后只能往胃腔、小肠方向走,不会往反方向走。在食管与之连接的地方也会形成一个高压带,不让胃内的食物或消化液由胃返回到食管。如果这种蠕动动力不足,或出现了反常蠕动,或高压带被破坏,就会使胃里的食物、消化液由胃反流到食管,对食管黏膜产生破坏,发生糜烂、溃疡。当这种情况长期、反复地发生时,就会使得食管胃结合部的胃癌发病率升高。


    “胃溃疡也是常见的良性胃病,当胃溃疡发作时,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会被破坏,长期受到细菌、胃酸以及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发生胃癌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李兴文说,巨大肥厚性胃炎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过分生长胃黏膜形成巨大褶皱,胃壁广泛增厚,继而分泌大量的黏液,胃酸水平下降,导致胃癌患病分享增加。


    本报


    杜凯


    胃切除手术风险能潜伏20年


    “若因良性疾病进行了胃切除手术,也会增加残留胃患癌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会持续至手术后15~20年。”李兴文如此说。


    假如说患者为了治疗胃溃疡将一部分胃切除,残胃内胃酸的分泌物就会减少,这种低酸水平会导致更多细菌生长,而细菌产生的亚硝酸盐类化学物质会使残胃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同时,靠近食管部分的胃被切除后,胃酸反流入食管的机会就会增加,会使得食管胃结合处的胃癌风险增加,另外,远端胃切除后,本该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也容易发生反流,这会破坏胃的黏膜层,增加患癌的风险。


    本报


    杜凯


    没症状


    最好也能定期体检


    对于个人来讲,即要注意胃癌可能引起的不适症状,还要综合考虑遗传背景、基础疾病等因素,针对可能存在的胃癌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检查,争取早期发现胃癌。


    李兴文介绍,常见胃癌的相关症状主要包括腹部不适或腹痛;食欲变差;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若想在胃癌的早期及时发现,就要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及时去医院就诊并检查。但更多的时候,早期胃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一些症状,也可能因为这些症状太常见、太普通,很难和其他许多良性疾病区分。所以,李兴文建议,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胃癌的高危人群也需要定期体检。


    本报


    杜凯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