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想想,一个社会,如果只有帝王妃贵的歌舞醉迷,煌煌宫廷的“红头文件”,道貌岸然的士大夫,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呢?没有文人和书肆的古城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至少,这个社会没有了琴棋书画、吟咏丹青的风雅,没有了风浮暗香、枝弄月影的美好,没有了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璀璨文化。
历朝历代,在崞阳古城来来往往的人流里,其实都不乏文人名士的身影。他们负载着世代相传的情怀与抱负,领受着地久天长的沧桑感和聚散荣衰之感。他们重复着相似的命运,无一例外地自觉置身于茫茫历史长河中。对于仕与隐的选择,对于通与穷的感受,对于忠奸之辨、义利之别的体认,其实只有很微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差别。
除了亢家和贺家,古城的郑家哪个不是以文而仕、以文而名之人,尽管他们没有留下专门描写古城景貌的诗文,但绝不能说他们对古城没有产生过任何影响。请看《郑氏家谱》中的序言:
郑氏家谱序
古者士大夫,蒸尝伏腊,明统绪而序昭穆,首于大宗,小宗别之,流及既衰,谱乘因之作焉。谱也者,其告朔之遗也欤。顾以追源本则尊祖而敬宗,以昭世系则展亲而合族一书也。而泾渭不得相淆,卑尊无由相混,所为合众族为同源,而联一本于支分者,事綦重义綦严矣。晚近来修谱者或非其人,往往招诽谤、集愆尤,苟非德望隆者不容作焉、名誉重者不敢作焉、毁誉去取适其平者不能作焉。盖修谱以明宗祧若是难也。吾邑郑氏旧为望族,其远祖典膳公而下,山东照磨、四川理问诸公,有明一代亦可谓世有达人矣。十二传至屏藩封公,倜傥好奇,不屑屑寻行墨。为经生业,得陶朱猗顿之术。权子母,计嬴绌,勃然巨家焉。嗣君理问公益起而光大之。里之人咸曰:郑氏其保世滋大矣乎。余与理问君交最欢,其为人也,端静而温,明哲而忠。事亲以孝,睦族以恩。处闾党则能和,交友朋则能信。任侠好施与,急公而尚义。洵乎,其能继封公之志,而光大照磨君以下之世德者也。庚戌春以郑氏谱嘱序于余,余唯谱乘所以合族,合族所以尊祖,而笃宗盟辨贤愚,训慈惠即寓其中,不可轻作也,亦不可不作;不得其人可以不作也,得其人又何为而不作。若理问君之表表出群,庶几德望之隆、名望之赫者比耶。抑毁誉去取可信其得宜者耶,吾何以信之,信之于其人,信之于其家。乘所书足以补大宗小宗之说。
时乾隆五十五年岁次庚戌二月上浣之吉
文林郎辛卯科举人候选知县年家眷弟张琯拜书于芸香书屋
典膳、照磨、理问分别是多大的官职?
典膳:隋朝炀帝时始置,为司膳之佐,协掌割烹煎和之事。唐、宋、金、明历朝沿置,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
照磨:即“照刷磨勘”的简称。元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设立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另肃政廉访司中负责监察的官员也称照磨,有的为正九品,有的为从九品。
理问:元各行中书省所属有理问所,置理问与副理问职衔。明清承宣布政使司沿置,为布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核刑名。元时为正四品,明、清时为从六品。
郑氏家谱序
吾乡子瀛郑公倜傥好交游,善吟诗作画,其它技能靡不殚心。及余与缔姻盟,益熟其人生平,凡敬宗睦族笃于本支者,皆竭力维持,不惮琐屑。岁庚戌以子姓繁衍,支派源流益夥,惧其久而失传,弗能别昭穆、明统系也。于是,汇之为谱。上追本始,中析源流,下系云□。书成邮函屏山,命余为序。余唯夫谱□□□□,以合族□□。所以敬宗,所以尊祖。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书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古圣人时庸展亲不外于自昭明德,以董训族,属后世仿而谱之,若者贤不屑、若者疏与亲,皆求体乎同宗共祖之谊,而自励其允迪厥德之思,岂唯华胄遥遥衣冠朱紫之绚耀云尔哉。余姻家子瀛公,既为崞阳望族,生平又能好施乐善睦党善邻,则笃于宗盟,而厚其同气可知矣。庶几乎列是谱者,人皆孝弟,后尽敦庞以克副。子瀛之身教焉,宁第诩其诗画技能,荣其功名赫奕之谫亡者耶。是为序。
赐同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兵部车驾司主事加一级改授四川叙州府屏山县知县年家眷姻弟赵来震顿首拜撰
郑廷科简介:
郑廷科,字子瀛,号散仙,别号一一公,郑维子,侧室王太安人出。博学,以书画行世,特授承德郎恩加一级候铨布政司理问,于乾隆三十六年在京恭祝皇太后万寿因恩赐一级,又于乾隆四十六年、又于五十一年、又于五十七年,俱在台山跪迎圣驾。又于五十五年在京恭祝万寿,又于嘉庆元年正月初四日,钦赐赴千叟宴,赏给大缎双袍料一疋、石青缎双褂料一疋、西绫双料一疋、真红贡纱双衫料一疋、绛色贡纱双袍料一疋、贡锦褥二件、御制诗一幅、汉玉如意钩一柄、斋戒牌一匣、腰包四件、内造板套一件、龙头拐杖一条。
元配程氏例封安人,生男三,长师谦、次益谦、三履谦,女一,适常乐村刘维祖。
侧室李氏例封安人,生男四,四復谦、五鼎谦、六泰谦、七叔谦(六七少殇),女二适野庄村陈奋龙,三字庄头村刘大业之次男。
再侧室田氏,生男晋谦行八,女一聘郑家营,行九萃谦。
其四子復谦娶北三泉村进士、四川直隶眉州前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奉直大夫赵来震长女。
郑氏谱自序
世代之传,莫要于谱。按统系之异同,别传承之久近,叙戚疏、定尊卑、收涣散、敦亲睦,非有谱焉,以列之不可也。故君子重修谱,不修谱则为之不孝。然谱之为孝难言也,有徵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徵而书之则为诬其祖。有耻其先之贱,傍援显人尊之者;有耻其先之恶,而斯附于闻人之族者。彼皆以为智矣,而诚愚也。夫祖岂可择哉?兢兢然尊其所知,阙其所不知;详其所可徵,不强述其所难考,则庶乎近之矣,而世之知乎此者常少,趋于伪者常多。淳安汪氏由其身缘而上之,至于鲁哀公之族七十余世皆有讳字。卒葬目见而耳受之者,其心以为至博也,而博不胜其伪也。越之杨氏乃炀帝之裔,而耻其名污,遂避而不言。吴宁杜氏越千余岁而尊汉之延年,晋之当阳侯是皆知本者之,所深恶而为之者不以为诬也,顾不惑哉。夫天下有贵人而无贵族,有贤人而无贤族,有士者之子孙不能修身笃行而屈为童隶。而公卿将相常发于垅亩者是天之生人,果孰贵而孰贱乎?乃人见其有显人也,则谓之著族;见其无有达远者也则又从而贱之口意,贵贱岂有常哉?在人焉耳!苟能法古之人,行古之道,闻于天下,传于后世,则犹古人也。虽其族世未著,不患其不著也。故善修谱者得是道以为之天下,不独尊其身,将归德于其祖,而祖益尊而谱益传,斯其为孝也大矣,何必趋趋然为伪而惑且诬哉。是为序。
嘉庆二年岁在丁巳二月中浣日
十三世孙皇清敕授承德郎侯铨布政司理问加一级郑廷科书于平远堂
郑氏谱小引
尝闻国有史、家有谱,其义一也。古人家谱之作,盖自亲亲始也。后世视为文具则失修谱之意矣。吾族自明洪武四年讳刚者,从平阳府洪洞县枣坡村迁居于崞之南关,越三世而山东照磨公、而四川理问公,衣冠相继,代不乏人。至明季兵燹之余,而家乘无存,不为修之。子孙支派繁衍不致紊乱失次不止。廷科欲肩其事而谋之,叔兄廷海曰:此继先之志也,尔其任之。于是,廷科不辞其责,亦不敢专擅其事,唯与族中兄弟叔侄辈同议共商,各按支派谱叙流传付诸剞劂,以垂久远,俾后世子孙寻源溯本,庶无讹谬,且公议条例数款各宜遵奉开后。
编次世族务要审慎详悉,无论贵贱嫡庶序次无讹;
谱中大者应作世系,贵者应谱官爵。然事实不可不纪也,有可传则传之,用俾后人取法;
国史纪外戚而家乘岂有异,应谱之子所娶、女子所适,可辨外戚远近;
谱系一书用垂观省,不可使其缺略,十年一续,公直者主之;
清明祭扫必饮福酒,择子弟善书者可将一年事实次第缮写一册,后修谱时以便稽查;
族中股派甚繁,其间有养子、义子、同姓嗣子不等,按实序明,无容避忌,以别异同。
以上六条阖族公议所定,凡我家人各宜遵行,不得起嫌,庶可久远传后云。
郑廷科子瀛氏又识
崞城郑氏来历:
明洪武四年,郑刚从平阳府洪洞县枣坡村迁居于崞阳古城的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