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原名热河,热河以水得名,是指从热河泉到避暑山庄小南门五孔桥流出汇入武烈河的一段水系,曾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收人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
清康熙四十二年(年)在这里修建了避暑山庄,这个“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的小村才开始成为了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现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已被列入世界物质与文化遗产,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承德是由雍正皇帝命名的。雍正皇帝还是皇子时,曾多次跟随康熙皇帝来到热河,据纪欣、付际红统计,康熙l4年间共驻山庄21次,雍正15次随行。但他继位以后,就再没有来过热河。但他给后代定下了规矩:“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由此看来,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没能再来承德,心里是有说不出的苦衷的。
雍正元年(年),雍正皇帝设置了热河厅。雍正十一年(年),雍正又将热河由厅升为州,并亲自命名为“承德州”。雍正帝在谕旨中说:“我国家光宅区夏,薄海内外咸隶版图,而热河由密迩畿辅,置道分厅,吏治赅备,近复改设府州县,归置与内地等。”从此,热河有了承德之名。
按现在通常的说法:承德,意为“承天之德”或“承受德泽”,出自《尚书》的《周官》篇:“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承德地名出自蛊卦六五的象辞:“于父用誉,承以德也”更加具有历史史实的象征意味。
首先,承德地名出自《尚书·周官》的说法与清朝历史另一个叫承德的城市相同,这个城市就是今天的沈阳市。康熙四年,设承德县,宣统三年废承德县,名并入奉天府,所以沈阳又曾一度称为承德。
清初史料中常见的“承德”一名,均指奉天,以至于很多人将它与后来的承德弄混,据说就连博学多闻的鲁迅先生,也曾将两者混为一谈,后来他自己发觉了,又做了更正。然而作为雍正皇帝,他是不可能不知道满清龙兴之地还有一个叫承德的地名,何况那时的承德县为奉天治所,是满族的发祥地,且为雍正皇帝的父亲康熙皇帝设立的。
两个承德并用,且典出同源,对熟识经典和以德行孝道治天下的雍正皇帝来说,从心理上是无法接受和认同的,雍正命名承德应该另有原因:雍正是想混淆视听,转移视线,把人们对承德典出的注意力引向奉天的承德,这样做既没有辱没先考,又巧妙地澄清和显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改革伟业。况且“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解释为:“六服”,泛指各地;“群辟”,指诸侯、卿士;“宗周”,指王都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德泽,归于周的王都。
如果说在康熙朝之前,“各地诸侯,承受德泽,归于大清”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那时,台湾还没有回归版图,南部三蕃还在。但到了雍正朝,清朝早已经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已不存在什么“各地诸侯”的情况了,所以,热河改为承德,如果还按照典出《尚书·周官》的话,那就失去了当时的历史意义了。
但既然要混淆视听,就仍然可以这样来理解,才符合雍正皇帝命名承德的心理,而真实的目的也同样在雍正皇帝的心里。
其次,雍正是在康熙帝八十诞辰之际,将热河赐名“承德”的。有一种说法是这是为了缅怀康熙皇帝,表示承受父亲的德泽。雍正也正是想借康熙帝八十诞辰的日子,将热河赐名“承德”,有告慰先考的意思。联系历史史实,蛊卦的六五的爻辞:“干父之蛊,用誉”才符合雍正作为改革者的风范。而蛊卦六五的象辞说:“干父用誉,承以德也”,正是承德作为地名的由来。而且,雍正在雍正十一年(年)将热河由厅升为州,并亲自命名为“承德州”。同年雍正奏准:“每年立冬后,内务府护军,每旗各一日,训练兵二千名,鸟枪兵六百名,分为四日,并上虞处侍卫,鹰狗房执事人等,由内务府总管率领演习步围”。
“演习步围”应该预示着雍正皇帝将重新开始木兰习武的定制。他讲过“后世子孙,当遵皇考所行,习武木兰,毋忘家法。”怎么可能他自己会是例外呢?
雍正七年(年)九月,雍正皇帝命令将他前后所降谕旨及曾静历次口供,编成《大义觉迷录》,颁布到全国各地。他在上谕中说:“著将吕留良、严鸿逵、曾静等悖逆之言及朕谕旨,一一刊刻,通行颁布天下各府州县远乡僻壤,俾读书士子及乡曲小民共知之。并令各贮一册于学官之中,使将来后学新进之士,人人观鉴知悉”,而后又恐吓说:“倘有未见此书、未闻朕旨者,经朕随时察出,定将该省学政及该县教官从重治罪”。
试想雍正能将曾静在投书岳钟琪时曾列举自己的“十大恶”:一谋父,二逼母,三弑兄,四屠弟,五贪财,六好杀,七酗酒,八淫色,九诛忠,十任佞。连同自己上谕中对十条恶行逐条的驳斥一同刊发,不会仅仅是在表明雍正皇帝的胸襟宽广,而恰恰是在表明此时雍正皇帝的改革成果在一一见效。
经济有了发展,心中底气十足,所以才会有容人的雅量。而且早在雍正四年(年)时,康熙朝形成的太子党、阿哥党的争斗就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雍正皇帝又建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政治得到了稳定,他才可以舒展眉宇,将目光重新投向他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