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年),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普陀宗乘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普陀宗乘之庙为国家4A级景区。
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会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为了敬重各族信仰,团结各族人民,乾隆帝御旨建造这座大型寺院。全庙布局、气势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小布达拉宫”。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说法、祝寿等活动。
这座寺庙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
在大红台上的“御座楼”隆重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它通过提炼寺庙落成、皇帝庆寿、和土尔扈特部回归等重大事件,用歌舞形式表现出“康乾盛世”时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创建太平盛世繁荣中华这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宏愿。每天上午,游客均可在昔日皇帝欣赏歌舞的“御座楼”上观赏到《普陀之光》。
吉祥天母:俗称“骡子天王”,是佛教里的护法神。所谓“吉祥”,是说它每年除夕能除妖降魔,叫人过太平日子。这尊佛像原放在权衡三界亭内。像高5尺6寸6分,耗红铜约公斤、头等金叶57两,计用个工日,共费百多两白银,佛像造型狰狞奇特,是国内罕见;大红台位普陀宗乘之庙最后,位置最高,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白灰挂面,壁设三层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登道直达白台顶部。白台东南角有面阔五楹、进深三间的“文殊圣境”殿。西部为千佛阁,四周围廊(现已坍塌),阁内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献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阁碑记》为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阁内有条幅曰:“妙相合瞻干利资诸福,繁釐同祝万欢洽群藩”。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