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镇是重庆市万州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渝鄂交界处,堪称避暑胜地,与著名的避暑山庄承德比,在气候、自然景观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包括我这位自称游客的人,这里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寒冬时节来此一游,无疑有些不合时宜,就连当地人对我这位声称游客的人,也不免明显露出好奇的眼神。
其实,我是为强化作品风格,寻求更加风格化的作品素材,弥补耳闻及相关该镇资料上的不足,体验生活而来,为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版权登记证书,还尚未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来。因这两部作品都或多或少与这里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生态有关。
人头山风采为了提高体验生活效率,经过该镇负责宣传工作的熊委员引见,有幸得以结识当地文化名人,堪称镇上摄影艺术家的黄佐财先生。
出于对家乡山水美的酷爱,黄先生十分钟情摄影艺术,他要通过摄影,将这美传递出去,让更多人得以分享。
笔者(右一)与黄佐财(右二)这位朋友的努力没有白费。白土镇今天的发展趋势,或多或少,或直接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和许多酷爱这里的人一样,不好说其中有谁多大功劳,但不可否认,其中少不了他的一份心血和汗水,一份跋山涉水,不辞劳苦拍摄白土山水,推介家乡的一份付出。
果然,通过他的摄影作品,让我白土镇的体验生活之旅效果得到极大提升。
透过这位朋友精心抓拍的一幅幅摄影作品,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深切感受到的不仅是白土镇冬季山川水土、植物风光的美轮美奂,而且还能深切品味该镇春夏秋三季水土山色的温馨秀丽。
透过这精心抓拍的一幅幅作品,更能感受到摄影者挚爱家乡的脉搏与心跳。
人头寨风貌——黄佐财摄人头寨风貌——黄佐财摄镇中奇山一景——黄佐财摄通过黄先生的摄影作品,结合几天的走访游览、体验,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在白土镇的美丽风景中,最能扣动人脉搏与心跳的要数这里的人头山,尤其是居于其上海拔米高程的人头峰。
无论从哪个角度,那一层面观赏,人头峰轮廓呈现的状态,其风味与气韵,无不张显非凡的伟人气度,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观览,可让人油然联想到不同的伟人。
可以说,人头山上的人头像逼真度胜似巫山神女峰。还可以说,这一山峰人像的自然逼真度,在世界已知类似山峰中亦可算得上出类拔萃。
果然不虚此行。
人头山的整体风格,呈现出的气韵优雅宏盛,给人以安泰祥和之感,不仅蕴含着华夏文明中的礼仪教化哲理,而且在气韵这一点上,人头山可比孔子为之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可谓尽善尽美。
韶乐演奏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在黄先生的引见下,我又得以结识另一位服友——镇上文化名人,堪称镇上哲学家的张杰先生。从眼神中就可看出,这是位智者。退休前,他是这里的中学校长。
张先生与黄先生一样,热爱家乡,酷爱家乡山水。他热情地驾私家车,替我的白土镇体验之旅提供了极大方便。
退休以后,为让更多人走进家乡,分享家乡的秀丽,张先生曾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招商引资,装点人头山,助力家乡在其背面打造旅游景点。
笔者(右二)与张杰(右一)这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只在课堂上,或玩得好的朋友之间才谈论哲学,如若三杯酒下肚,他更会一如李白,才智会更加闪灼,放出令人称奇的光芒。
通过黄先生,我还结识一位气质和表达方式独特,与其在一起二分钟就让人终身难以忘记的朋友乔劲松。
其在奇山中,做奇事三十余载,人称奇人。他以诗和散文的情志,绿化美化人头山,用行为艺术,创作了人生非凡的长篇巨著。
笔者(右二)与)乔劲松(右一)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体验才几天,就要必须离开这里。想充分而深刻感受认知这里的人文与自然生态美,仅短暂的几天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美往往也要含蓄,一如我对“天生琴桥”的体验,正因这不尽人意的体验,恰为想象留下更多余地,也为心灵留下更多诗意。
话别相信在不远的明天,白土镇会成为更多人心驰神往的乐土、一方避暑胜地。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二者风格也应相对吻合。这当是世界风格的不变法则。从美学角度论,人的心灵美总是伴着自然美。而且,在权威的美学逻辑中,心灵美在本质上高于自然美。这不仅因为自然美要人用心去观照、拣选、发掘,更因其需要人用心灵往其中灌注生气和灵气。
人头山风姿——黄佐财摄通过几天白土镇的生活体验,这一题材与作品风格关系真谛、权威美学观点,通过我所接触的几位朋友,更多对白土镇酷爱之人的言行中,以及这些普通人对生活、艺术与事业不懈追求,为开创家乡美好明天不懈努力诸方面,再次得到充分印证。同时还让我想起一句名言:
“生活中并不缺美,所缺的是发现。”
人头寨气韵——黄佐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