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承德避暑山
TUhjnbcbe - 2025/2/7 17:10:00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年)开始建造,至康熙四十七年(年)已初具规模。康熙五十年(年),康熙帝赐名为“避暑山庄”,并题写“避暑山庄”匾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费时89年(年到年)才基本完工,并在山庄外周边修建了包括“外八庙”在内的许多寺庙。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避暑山庄建成后,由于皇帝几乎每年夏天都要来此一段时间,随行大批官员、官兵、侍卫驻扎在宫外,有的携带家属,宫外逐渐形成集市,酒楼、旅店、妓院、赌场随之开设,逐渐形成一个城市。雍正元年(年)设热河厅,雍正十一年(年)设承德州(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年改承德府。

清朝时期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避暑山庄。传说乾隆帝出生于避暑山庄外的狮子园,嘉庆帝遗诏曾记载乾隆生于此,一个月后方被道光帝紧急追回。嘉庆帝、咸丰帝两位皇帝去世于此;且在咸丰帝移灵回北京,诱发西太后联合恭亲王奕?途中发动辛酉政变,逮捕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

清朝道光时期,由于国势转衰,不得不宣布“秋狝礼废”,不再巡行塞外,并将避暑山庄文物集中于正宫,陆续撤运回北京。此后避暑山庄空锁了近40年,建筑物多有坍塌毁坏。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曾至避暑山庄避难,同治帝即位后再次下令停止修葺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任其塌废。

避暑山庄总面积万平方米,由众多的宫殿、楼阁、亭榭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共有建筑余组,山庄周边宫墙高3米,长10公里,形似长城故人称“小长城”。主要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苑景又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不以皇家建筑辉煌取胜,而是以表现天然山水见胜的宫苑。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有草原风光,也有森林景象,所以亦有人认为是取清朝疆域自然地貌的缩影。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比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同时还保留着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承德避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