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直以来被视为我国的缺水大省。这里地处华北平原,气候干燥,雨水稀缺,加上工农业用水需求大,一直让这里的水资源状况十分紧张。不过,河北人民也没有被环境所困,他们靠着智慧和勤劳,修建了大大小小众多水库,从而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困扰。而在河北众多水库中,有这么一座规模最大、库容量达29.3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水库,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位于哪里吗?
潘家口水库,河北第一大水库是的,这座河北第一大水库就是位于河北东北部的潘家口水库。它控制着滦河流域75%的集水面积,集水面积高达3.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山东省的面积。水库最深处达80米,相当于一座25层高的大楼,水面面积广阔无垠,达72平方公里。潘家口水库每年平均能够蓄存24.5亿立方米的水量,库容量高达29.3亿立方米,是一座真正的特大型水库。
潘家口水库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巨大的蓄水能力,全靠它所在的滦河给予的天然恩赐。滦河发源于河北丰宁县的巴彦图古尔山,全长公里,流经河北、北京、天津三地,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流。多年平均来水量达46.1亿立方米,潘家口水库就是利用这条滦河的丰沛水源而建成的。
潘家口水库的修建从无到有要建成这样一座巨型水库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早在年,潘家口水库就开工动工兴建了。整个工程自开工到年才算基本建成,当年能发挥部分防洪和供水功能。但要将主坝全部浇筑完工,又要经历5年时间的修建,直到年,潘家口水库的主体工程才彻底竣工。
从开工到全面建成,潘家口水库前前后后共历时8年时间,可以说是一件浩大的民生工程。水库的主坝高达.5米,长达米,最大坝底宽度达90米,规模浩大。防洪库容量高达9.7亿立方米,最大泄洪量每秒可达5.31万立方米,防洪能力极为强劲。电站总装机容量42万千瓦,不但能够防洪灌溉,还是一座大型水电站。
潘家口水库地理位置独特潘家口水库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它跨越了河北省的三个县市。主体大坝所在地位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和唐山市迁西县的交界处。水库的大部分水域则位于兴隆满族自治县境内。距离宽城县城约17公里,距离迁西县城约22公里,距离承德兴隆县城约60公里。这种跨县域的大型水利工程,极富挑战性。
水库周边已衍生出新的旅游景区潘家口水库给河北带来的不只是防洪灌溉和电力资源,它更是孕育出了一处独特迷人的旅游景区——塞外蟠龙湖旅游景区。这里以潘家口水库的辽阔水域为核心,融合了平方公里的生态山林、明代古长城遗存等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进入景区,潘家口水库清澈见底的湖面就会映入眼帘,湖面宽阔,远处群山环绕,格外壮阔。再往前行,就可以见到一段长长的古代城墙遗迹,部分没入了水库中,形成了一处奇异的"水下长城"景观。水下长城景色十分独特,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兴趣。
再往前一点,就是景区内的另一大重头戏——喜峰口城垣、松亭关古迹。这里是明代边境的重镇,是御敌的雄关要塞,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遗迹、敌台等设施,令人仿佛穿越回了明代的边陲戍守。
潘家口水库成就当今的河北如果没有潘家口水库这样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今天的河北很难拥有如此充沛的水资源。据统计,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说明它是一个极度缺水的省份。但潘家口水库每年24.5亿立方米的蓄水量,对于河北来说已是雪中送炭。
有了丰富的水资源,河北的农业和工业才得以持续发展。在潘家口水库下游,大片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在附近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也获得了充分的保证。此外,潘家口发电站每年还能为附近地区输送大量电力。所以,潘家口水库功不可没,是支撑着河北工农业发展的重要能源。
今天的河北,已不是过去那个穷乡僻壤的"望天田"了。大运河沿线,工厂林立,农田连片;承德,张家口等地旅游业逐年升温;河北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一环。所有这一切的发展基础,都与潘家口水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分不开。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今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潘家口水库的成功建设,无疑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只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勤恳建设,我们完全可以攻克水资源短缺的困扰。潘家口水库的所在地承德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我们更应该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