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城
#
曾说妆楼峙塞川
断垣秋柳袅寒烟
史书多阙难稽考
姑听山村野老传
清朝中期,嘉庆帝木兰秋狝路过伊逊河东岸,辽北安州城故址,不禁发出以上感慨。在他七百年之前,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神宗曾遣苏辙出使辽廷,途经此城,见到的当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遗址,曾是三级行政单位,埋藏文物众多,民国时期遭军阀汤玉麟盗掘。因为遗存有夯土城墙,故称土城子,城址在今隆化县城东北部。
原址建城始于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占据该地,并设置安州城,辖广阳、密云、安乐三郡,以及今承德市辖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隋唐时期被废,为厍莫奚地。辽圣宗时期,在此地设置北安州,属中京道,辖今围场南部、隆化、滦平、丰宁和兴隆东北部及承德市、承德县部分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并兴建北安州城,即今天的土城子。至金代为北京路大定府兴州,元代为上都路兴州驻地。
从北魏到元朝的近千年间,这里一直是燕山北麓的军事重镇,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明朝初年,由于东北满族向南扩展,大明势力南退,这里先后归属诺音正地和蒙古游牧地,经济遭到彻底破坏,沦为无人区。
这是一座面积广阔的遗址,位于隆化城区下洼子村东,面积达41万平方米。年9月,隆化县国税局在城址东北角修建办公楼,为了搞清该地点的文化内涵,及时抢救地下文物。发掘面积为平方米。揭露房址、灰坑、窖藏多处,出土瓷器、骨器、陶器、铁器等文物30余件。
然而,笔者此番实地探访发现,它的保护状况并不好,东西段城墙早年已毁,南北段也已经没有什么遗存了。在城墙东北角夯土遗址前,询问当地一位环卫工人,听得一些怨言,称古城没有得到保护,城墙就剩下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