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游记今天不学习,一起看我徒步避暑山庄的离
TUhjnbcbe - 2025/4/30 17:35:00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www.znlvye.com/

每年我都会抽出几天时间来,出门走走看看。爬爬山,游览不同地域的风光,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前年我去了承德,在承德的几天里,我游览了磬锤峰,参观了避暑山庄博物院,还徒步游览了整个避暑山庄。几天来,感受承德的风土人情,结交同途的朋友。一直想把这几天的经历与感受记录下来,今天终于闲下来,作一篇游记吧。

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旅游名城,在我心目中还是神密之城。初到承德已是下午,一下车的感受是承德天高、天蓝,空气清爽。同行的朋友有一位曾到过承德,下车后先带我们去避暑山庄城外门口周围转了一圈,在山庄外面也能感受到山庄的庄严及威严的皇家气派。

承德市区是沿武烈河两侧而建,随河而走的,整个承德市区是长条形的,建在山谷里,两边是高山。我们是6月份去的,这时我们这里已很热,但承德早上和晚上特别凉快,中午也不太热,还特别干净,皮鞋不用天天擦也不会脏。承德也不同于我们冀南地区的文化,感觉有一定的草原文化气息和少数民族风情。这座城市因满清而建,也带有很浓的满清文化色彩——到处都是卖羊汤的店,卖牛角手饰的。

我们浏览的第一站是磬锤峰景区。

磬锤峰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东部,武烈河东岸,占地万平方米。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乐寺、安远庙及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组成。两座寺庙先后建于年(乾隆三十一年),年(乾隆二十九年);磬锤峰形成于大约万年前。景区内普乐寺取普天同乐之意,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内供欢喜佛——上乐王佛。

因为是下午,我们去的也不早,买票后就“拾阶而上”了。我们先来到了普乐寺,一看这座寺和普通汉人的寺庙就不一样,里面的文字都是少数民族的文字,好像是藏文,建筑物也不同。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匆匆的游览,拍照,不过还是感受到了佛门的清静,心灵受到净化。站在普乐寺的最高建筑处,还能看到景区因此景而得名的——磬锤峰。

离开普乐寺,我们继续往上走,这时越走越累了,越累越快接近最有看头的景点了。

基本上走到了山的最高处,我们看到了磬锤峰的全貌,还看到了一座蛤蟆形的巨石——蛤蟆石。总体来说那天空气不错,看的很远,站在高处感觉空气也挺清新。山峰、山岗、山谷、巨石、还有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的棒槌山,此景不错。

来到蛤蟆石,大石在崖边“蹲坐”,有一不小心就会跌入山谷的危险,正是这样,才有了这奇景。站在石旁可看见远处层层叠叠的山,看见山谷里的公路上呼啸的汽车。汽车让这景在宁静中又有了喧嚣和生活的气氛,把超然的人又拉回了现实。

去磬锤峰下,还要走下山谷,再爬上去,就是这一下一上,没力气的人是做不到的。我们往下走,再沿石阶向上爬,歇了几次才爬到了磬锤峰大棒槌下。大棒槌远看不大,到了跟前感觉还是很壮大的,矗立在山顶一个平台上。平台有30来米长,4米来宽,一面是上山的石阶,三面都是悬崖,而棒槌在与上山石阶相对的一面,胆小的人都不敢走过去摸一下那棒槌形的山峰。我们在山峰旁驻足,拍照,心情特别兴奋。

上山我们是爬上来的,下山时因天不早了,连缆车也停了。我们从峰顶下来,向西北面顺着盘山的台阶下到了一个山谷。山谷实际是一个私建的停车厂,那里有私车带人出山,我们一伙人花了三百元钱,找了两辆车把我们载出山。出了山到了刚才上山的地方,这里全是卖土特产的,我们都买了些东西。

同行一哥们在承德有位朋友,晚上安排一起吃饭,我们几个人也和他这位朋友一起的吃饭,吃饭的气氛还是很热烈的。

第二天我们去避暑山庄游览。

我们是从郦正门进的山庄,进山庄时门口有个大男孩穿着龙袍发广告。我还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过“皇上”,忽然见了皇上,赶紧说了句“陛下吉祥”,那男孩很自然的说“免”。看来这地方还是有“龙”气呀。广告也是关于大清皇家气派的宣传——“游避暑山庄,看鼎盛王朝”。

进山庄后,首先看到的是避暑山庄博物院,博物院是清朝时皇帝办公和他的妃子们居住的地方改造的。头一进院东西两房的展示是对满清文化、帝业及避暑山庄的介绍。再往里走就是皇帝听朝办公的地方,再往后是一些皇家用品和文物的展示。这后面便是住所了,有慈禧住的西所小院,咸丰的居所,东边改造成了咸丰驾崩及“辛酉政变”事件的介绍,还配有图和文字说明。大概是这样,现在也记不很清了。同行的朋友说快些走吧,别老看这个了,避暑山庄有看头的是山和水,这些没意思。

穿过博物院,来到了山庄的湖区及山林区的交汇处,我们先去哪边呢?这时一个女的也不像是导游,她走过来说:游山庄要先看山再看湖,看山是要坐车的,山林区很大,走是不行的。让我们坐她介绍的车。同行的朋友说咱徒步吧,坐车没意思。本来我们是计划先看湖的,但现在我们受了“先看山,再看湖”的影响,也没有座车,就徒步上山了。

顺着山庄内的公路,也是浏览车走的路线,我们徒步上山,路两旁的山林草木葱郁,时不时还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松出现。山庄的浏览图上标注了好多的看点,但实际看点没那么多,图上标注的看点大部分都是原来有,现在已经没有了的地方。我们徒步的目的就是想多看几个景点的,现在清楚了,后悔也来不急了,继续往前走吧。

后来我们想,既然徒步游览,总不能也按汽车走的路线吧。看过几个景点后,心旷神怡的感觉没了,只剩下累了。我们准备翻山越岭,走最近的距离去看景点。过了“四面云山”没多远,汽车走的路线是往西的,这时往北有条山路,我们从这里往北走了。可越走道越窄,最后没路了。这时路旁的山峰上有座铁塔,我们想爬上去看看路在何方?我们刚往山峰走了几步,塔上传来了声音:你们干什么的?原来塔上有人。可能是在高处观查山庄内部情况,为防出现火情的。我们只好问人家怎样才能穿过这座山,塔上的人说一直往西走就行了,于是我们一行又往西走。

我们走过的路,好像是有人走过,也可能是我们感觉是路。越往前走越没有路,越走越难走,上去又下来、分开茂盛的灌木硬着头皮往前走。我们还发现了一处遗址,一处房屋底座——到处都是坍塌的蓝砖。因为我们的出现,一群可能是狗的动物四散逃跑。我们感到恐怖,因为我们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前边就没有路了。我们沿着感觉是路的路,继续前行。当发现山下有一座小屋时,我们兴奋极了,我们看到了生气,我们向小屋冲去。走到小屋跟前,屋子可能是个水房什么的,就在一条石板路的旁边。

石板路是东西向的,刚才我们一直往西走了,感觉是走到了山庄的西部了,于是我们沿石板路往东走。一边走,我们一边谈刚才的感受。还说再也不瞎走了,刚才太危险了,想起刚才的事就后怕。

石板路在山谷里,走着走着发现路的北边山上出现了一群建筑,好像是一些别墅。有人说这些别墅是民国时建的,也有人说这些别墅是建国初建的,都是一些大人物在这里居住,但现在荒废了。因为别墅在山上,我们实在没力气上去看了。

我们还在想怎么能站在山庄的城墙上看见班禅在承德的行宫和小布达拉宫。走了一段路后,我们看见了一间简易房,也是一个护林的工人在房子里值班。我们问护林的工人,工人告诉我们:从小房处往北穿山而过,三、五百米就到了山庄的北城墙,那里就能看见班禅行宫和小布达拉宫。于是我们再次穿山。

我们太累了,但这次穿山心里有底,并且还有一些像样的小路和石阶。我们边走边歇,还是上山下谷,再上山,走过一个关着门叫广元宫的算是个寺庙吧。我走在前面,过了寺庙就是游览车走的公路,公路对面还有个亭子,叫古俱亭,亭子正在维修。我在亭子所在山峰的山脚下休息,等着同伴们过来,可他们好长时间过不来,我又过去找他们。都太累了,他们都走不动了。我们会合后,一起登上了山庄的北面城墙,看到了山庄对面的小布达拉宫。游览车一辆辆停下来,游客来城墙上参观。当我们提出能否坐车游玩时,得知车上人都是满的,我们只能徒步。

我们在城墙上休息了好长时间,后来我们想一直沿城墙走不是一样能走到山庄的湖区吗。城墙不宽,但大多都是陡峭的下坡台阶,虽然一路都有“游客止步”的标语,但我们相信,走过城墙就能到湖区。当下完最陡峭的多级台阶时,面前是陡峭的山和湖相接的地方,根本过不去了。这里有一个简易门,如果有人不买票是可以从这个门进入山庄的。我们从门下的缝隙里爬出去,刚出去遇见了一名穿迷彩军装牵只大狼狗的人。那人告诉我,从这里出去就出了山庄,而再进山庄,门票就不能用了,门票只能刷一次。同行的伙伴不同意就这样出去,还想再去湖区,于是我们又从门下的缝隙里钻回山庄。

其他的伙伴都走在后面,我们打手势告诉他们不要再往前走了。他们不懂我们的手势,继续往前走。我们想原路往回走是不行了,时间不早了。要想进入湖区,唯一的办法就是翻越这座大山。

我和同伴向山上冲去,起初山还缓些,但越住上爬山越陡,这山是没路的,到处是松树和灌木,脚下是松软潮湿的叶子,我们边走边往下滑。我们没有方向的在山里钻,还怕受到毒蛇、猛兽的袭击,这时往回走是不可能了,我们只能往上爬。现在庆幸的就是其它同伴没有一起来翻山。

爬的我们太累了,还是看不见头,我们想了解自己的位置,打开手机地图,这里连信号都没有。我们坚定信心,只有往上爬,爬到山顶才能看到周围的景物,才能确定我们的位置。后来水也喝完了,我们实在渴的不行,也不力气了,全靠意志力往上爬。

这里我们发现上方有一座小铁塔,我们向铁塔爬去,快到铁塔了,看见了一座亭子,我先上去了。亭子里有人正在维修,我的出现把修亭子的人吓了一跳,他们说,这里也能上来人。我站在亭子边往下看,这里就是悬崖峭壁,山体最少是89度。我回答修亭子的人说,下面还有一个呢,正好把同伴也拉了上来。

我们实在太渴了,和修亭子的人借了些水,装到了我们的矿泉水瓶里(正好没扔掉空瓶,这里用上了),水虽然很烫,虽然很普通,但我们如饮甘泉、琼浆。我们是从亭子的北边上来的,休息了一下,从亭子的南边下山了,亭子南边有弯曲的台阶,虽然狭窄、陡峭,但走在台阶上享受多了。到现在我还弄不清这个亭子的名字。

下了山就是观光车走的公路,没几步就到了“清风绿屿”这个景点,由于体力透支的厉害,我们没一点心情再去参观、拍照了。往前走再往南拐就是“南山积雪”了,我们好像不知道似的还是沿路往前走。又走了好长时间,我们看到了小河和草原,在山和草原的交接处是“云容水态”。

在“云容水态”前休息了一下,我们开始浏览草原区,看了草原区的蒙古包、塔,匆匆的又走向了湖区。这时天都快黑了,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似人从湖区的小路经过,还没忘记在湖水里洗了洗因爬山而弄脏的脸。

这么有历史价值和古文化的一座避暑山庄,让我们当成了野山来爬,我们没有了解到山庄的历史和文化,却体验到了盲目冒险带来的后怕。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记今天不学习,一起看我徒步避暑山庄的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