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摄影名家走进承德历史名城,深邃文化瑰宝
TUhjnbcbe - 2020/12/11 0:42:00
避暑山庄两宫门的开启,划破了小城清晨的那份宁静,市民和游客如约而至。与古典皇家园林亲密“接触”,有人为了感受皇家园林的气派之景,有人则是在一景一物之间,踏寻历史足迹。石匾上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三个大字,象征着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融合。两旁“坐镇”的石狮,透着皇家的威严。“一湖碧水,长桥卧波,哪里像北国边塞,分明是江南水乡。”走进避暑山庄的湖区,参加这次由市委宣传部、承德日报社举办的“中国晚报摄影学会摄影名家走进承德”采风活动的摄影名家们纷纷赞叹。在世界上最短的河流——“热河”旁,男童正好奇地探头,望向水中的游鱼,母亲则双手环抱其腰间,轻声给孩子讲述关于避暑山庄的历史和传奇。这一幕被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北京晚报高级记者司马小萌定格在画面中。“一座山庄,半部清史。”正如这名男童一般,许多承德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都是从避暑山庄开始的。除此之外,在市井间,承德还有着诸多皇家文化烙印。承德人爱文玩,承德有许多王府、牌楼,承德还有很多宫廷里流传出来的美食佳肴……当年,一个征战在马背上的少数民族能统治整个中原大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遗留下的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都成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移步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扑簌簌的落叶随风飘洒,一座座寺庙静谧地伫立着。每一座都是古代建筑中珍贵的艺术品,更是宗教文化的宝库,也是当之无愧地与避暑山庄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承德博物馆里,每一件展品,每一件文物,清晰地还原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摄影名家们一边聆听,一边拍摄下颇具意义的画面。“避暑山庄占地面积约占市区的三分之二;这里生活有54个少数民族;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占城市的比重如此之大……”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北京晚报高级记者司马小萌赞叹承德的历史文化竟是如此厚重,保护得又是如此之好。“希望承德能把历史留下来的瑰宝保护好、发掘好,不单单是开发旅游,更重要的是把这座城市的时代感和厚重感激发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司马小萌说。

记者/娄丽双

编辑/徐微微

评论区已开放

欢迎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摄影名家走进承德历史名城,深邃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