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一条关医院医生深夜手术救治患儿的消息,出现在了大多数承德人的
5月19日,记者来到了承德医学院医院耳鼻喉科,见到了这次事件的主角------手术的主刀医生米洋。当记者说明来意时,米洋主任很是吃惊:“实在没想到,这件事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
经过询问后得知,孩子是刚刚从围场转过来的。不知为何,家长在喂孩子吃东西时,孩子开始哭闹,随后开始憋气,情况愈发严重。由于事情紧急,孩子家长并未挂号,也没有就诊卡。耳鼻喉科值班医生齐智伟立即带着孩子去CT科做肺部气管、支气管CT---异物!气管深部的异物几乎要将气管堵死!由于异物在气管里浸泡后会发生膨胀,若不及时医治,膨胀的异物马上就会把整个气管全部堵死,直接威胁到孩子的生命。
值班医生火速拨通了麻醉科的电话,“耳鼻喉科急诊,气管异物,一岁半,严重呼吸困难,快来看看病人吧!”电话就是命令,放下电话,麻醉科值班医生曹雪峰马上赶往耳鼻喉科病房,交待手术和麻醉风险的同时,相关准备也紧锣密鼓的进行,不到十分钟,孩子被接进手术室。此时,麻醉科二线刘新伟、耳鼻喉科二线米洋主任接到电话,也已经赶到手术室。
难上加难的手术
很多普通人并不知道,绝大多数的气管异物是在支气管镜下取出的,不用开刀,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依靠麻醉。可是,此类患者麻醉风险极高,死亡率也很高,要求既要达到麻醉深度,又要保留自主呼吸。如果麻醉深度不够,手术医生往气管里放气管镜时,患者会因为咳嗽而导致异物移位,进而完全堵死呼吸道,声门和气管也会痉挛,加重原有的呼吸困难;可是,如果麻醉太深,呼吸抑制甚至停止,对孩子来说更是致命危险。
这就需要麻醉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定用药的种类、剂量和时机,而且这样恰到好处麻醉状态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因此也要求手术医生技术过硬,稳、准、快。
由于患儿只有一岁半,情况万分危急,耳鼻喉科病房的护士没有建立输液通路,手术室护士于瑶、张璐密切配合、一针见血,首先建立了救命通路。吸氧,监护,准备麻醉。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医生待命,经验丰富的麻醉科二线副主任医师刘新伟一边给药,一边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监护仪的生命体征,适时调整药量、辅助呼吸、诱导平稳。待麻醉充分后,马上让位给耳鼻喉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护士抱头固定,这个工作也是需要高技术含量和体力的,手术中孩子的头有时需要一动不动,有时又要随医生视角不同改变体位。米洋主任稳稳的置入支气管镜,因为麻醉效果很好,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
“找到了!”随着支气管镜的深入,罪魁祸首在气管深部被发现了,在全手术室人员期待的目光中,米洋主任一钳到位,顺利将半颗完整的花生取出。“太棒了!”大家欢呼着,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氧气经过通畅的呼吸道进入患儿的身体。随着呼吸逐渐平稳,孩子的嘴唇颜色也变得红润,命悬一线的孩子终于在大家的配合下,得救了。
她静静的躺在手术台上,不知道自己刚刚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医生将好消息告诉家属时,孩子的父母是双膝跪地,嚎啕大哭,不住地向医生表达感激之情。生死瞬间,经过耳鼻喉科、麻醉科、手术室的完美配合,拯救了幼小的生命,也挽救一个家庭。
平凡伟大的医者
担任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的米洋,从医20余载,因为自身过硬的医疗技术,备受患者和同事的尊敬。
米主任告诉记者,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整个承德地区只有医院一家能做这个手术,所以自己救治过很多气管异物孩子:“他是医院,经过手术,我在四点半回家,休息一会儿之后,八点就准时出门诊了。”对米主任而言,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昨晚的这个病人是很重很急,但是做完了,孩子没事了,就没再多想,没想到再网上引起这么大的
“那个时候真的很心疼,但大家
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的凌晨三点钟,对于一名医生而言,却是最平常不过的工作。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米洋、主治医师齐智伟,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新伟,主治医师曹雪峰,手术室护士于瑶、张璐,这支在凌晨战斗的团队,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战胜了病魔,挽救了生命。他们愿意看到的,是更多病人健康痊愈,即使辛苦、委屈,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一次抢救成功后没有休息,马上投入另一场战斗中,这便是医务人员在平凡中彰显的伟大。
特别提醒:
据承德医学院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介绍,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常常危及生命。幼儿咀嚼功能差,咳嗽反射弱,因此最好不要给五岁以下儿童吃瓜子、花生、豆类等食物,吃西瓜时可先去掉瓜子,进食避免谈笑、哭闹或打骂小儿。
此外,要改掉边走边玩边进食的不良习惯,同时教育儿童不要把小玩具放在口中,发现儿童口中含有东西时要及时设法取出,但切不可强行夺取,以免哭闹后吸入。
成年人应改掉工作时把针,钉等物咬在嘴里的习惯,以防发生意外。对于昏迷或全麻后未清醒的病人,要细心护理,预先取下已摇动的假牙,呕吐时,头应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下呼吸道。
转自:承德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