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道实操案例承德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TUhjnbcbe - 2021/3/1 20:27:00

一、场地概况

(一)区位交通

河北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和过渡地带。规划红线范围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平方公里。

项目地距离承德市区68公里,距北京市公里,距赤峰市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承围高速和大广高速过境,交通通达性佳,是京承*金旅游廊道的重要节点,并且与大承德旅游圈内资源良性互补,极具发展潜力,是大承德旅游发展新的引爆点和新的增长极。

(二)资源现状

场地内资源丰富,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价值高,拥有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7%,是京津冀都市圈内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和环首都生态圈的生态旅游核心区。

项目地现状土地类型有林地、建设用地、耕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用地(河流、滩涂等)五种用地类型。其中以林地为主,占到总面积的87%,建设用地占比相对较少,占总面积的6%,耕地占比为3%,交通水利用地占比为2%,其他用地(河流、滩涂等)占比为2%。未来项目地范围内进行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需要考虑土地性质转变。

规划的目的是将目的地打造成为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从场地区域文化、承德区域文化、拓延区域文化三个层次进行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文化梳理。总结归纳出项目地九大文化资源类型,即门户融合文化、皇家度假文化、行宫文化、皇家园林文化、温泉文化、民俗文化、*事文化、红色文化、冰雪文化。基于这九类文化资源,结合场地资源载体,打造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三)发展瓶颈与应对方式

尽管具有诸多*策条件、交通便利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项目区的发展仍面临着土地、管理和资金三方面瓶颈。

土地瓶颈:乡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性质,使度假旅游土地开发及对接投资受限。

管理瓶颈:景区开发存在多头管理的现状,管理体制成为发展障碍。

资金瓶颈:现有的财*体制在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上受到较大限制。

以上瓶颈问题应分别以创新的方式应对,使项目区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土地创新:打造度假区,实现农村所有制土地向城市化土地性质转变,释放土地价值。

管理创新:通过度假区设立的契机,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品牌等。

资本创新:从财*资本到市场资本,通过资本的介入,带动经济流通的市场创新,设立投资公司和融资公司,抓住度假区建设的资金流,以发力资本市场。

二、战略定位

(一)发展战略

以统筹全局的指导思路,从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的资源整合、品牌提升、项目打造、经营管理、开发主体塑造、土地资本运营等方面综合提出三大战略:度假区发展战略、开发主体战略以及四资循环战略。在三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之下,启招商大局,破管理难题,塑一流品牌,解发展之惑。

(二)总体定位

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依托稀缺的原生态环境,承载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接京津冀都市圈、大北京出游*金游线、承德旅游圈三位一体的区位优势,以生态立区、文化兴区、产业强区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将项目打造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文化新区典范、旅游型城镇化样板、承德旅游二次跨越发展的标杆,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功能分区

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依托交通主干道大广高速、承围高速以及七家镇、茅荆坝乡的温泉、森林、田园旅游资源,未来形成一条旅游核心轴线、三大旅游小镇、九大旅游发展区,打造轴心合力、“一轴三镇九区”联动的空间功能结构。

其中,一轴为热河生态文化度假区旅游轴;三镇为田园温泉小镇、温泉民宿小镇、森林温泉小镇;九区为热河草莓谷、紫塞庄园休闲谷、田园欢乐谷、将*谷山吧休闲谷、热河、鹦鹉湖国际露营公园、黑森林养生谷、山地运动公园及敖包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四、管理体制构建

由承德市*府和隆化县*府牵头,组建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热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公司,由热河度假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热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公司的相关领导。

热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公司作为各旅游区的开发主体,全面负责旅游区的土地资源流转、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服务供给、公共项目建设、战略招商融资等。建立公司制度可吸引国内大型旅游集团以战略投资商的身份入股,公司大股东由热河生态旅游产业集团公司担任,旅游区所涉及的社区、社区居民以及已经介入的小型旅游企业,均可将自有的土地、宅基地、住房等资产经营权折算入股,获得公司股份,享受年终分红。

五、成功经验

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总规实施以来,隆化县集中用力,扎实推进,全力打造集温泉洗浴、旅游观光、养生养老、运动游憩、现代农业、水上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促进了县域经济绿色崛起。成功经验包括:

(一)夯实三大基础,筑牢发展支撑

一是畅通路网。以京津冀三小时交通圈建设为契机,将七家—茅荆坝区域定位于交通一体化“大坐标”中,积极争取承赤高速出口,实施宁石线、韩七线改造和承围支线改线项目,建立南通京津,北连辽蒙路网格局。完成投资3亿元,宁石线建成通车,韩七线、承围支线改线完成全部工程的85%。

二是美化环境。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在重点村摆布、*策资金安排上向七家—茅荆坝温泉旅游区倾斜,重点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配套、公共服务提升等环境优化美化工程,带动旅游环境整体改善。茅荆坝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称号,温泉村实现户户通管网,家家有温泉。

三是优化服务。以“智慧景区”建设为目标,投资万元,建立移动4G基站,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实现旅游预订、攻略、指引等全程电子服务。以星级旅游示范户动态评比为抓手,采取*府引、游客评、群众选等举措,带动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动态评选星级旅游示范户41户。

(二)树立三种理念,丰富旅游产品

一是树立“差异化”招商理念。制定《旅游度假区项目引进指导意见》,明确方向,限定门槛,重点接洽,引进旅游环节多、旅游内容丰富和特色专项旅游项目,逐步建立起错位互补的旅游格局。目前,中电易德养老养生签约落地、千松甸水上乐园项目开工建设、汇源生态科技新城已完成搬迁补偿和新农村建设方案。二是树立“民俗化”体验理念。探索“企业+农户”旅游开发新模式,将旅游业与区域民俗特色、地缘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以草莓装饰为主基调,镶入风箱、火盆、酒壶等民俗体验内容的“个性民宿”风情,同步配套建设草莓音乐广场、香草花园等项目,构建特色鲜明的旅游新亮点。日前,“草莓公社”院落式民宿主题旅游项目开业运营,先期交付使用8个院落,日均收入1.2万元。三是树立“一票通”联动理念。深挖旅游资源潜力,按照“互补互惠”原则,深度开发茅荆坝森林公园,并整体打包出租,同步整合枫水湾温泉城和“民宿小镇”资源,建立由企业统一管理、统一售票的徒步登山+花海摄影+野外宿营+温泉洗浴的原始森林探险旅游套餐,促进产业联合发展、融合发展。

(三)强化三重保障,促进有序长效

一是组织保障。按照“强化管理、保护自然、防止污染、合理开发”的原则,创新管理模式,成立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和度假区管委会,统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要素,市场化运作,通过公司与企业对接合作的方式,参与开发,时时监管,确保景区按照“保护—管理—开发—利用”顺序科学开发。

二是规划保障。大力实施《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并严格与土地、建设、农牧、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严格布局,严守标准,确保度假区开发健康有序。

三是执法保障。成立以*府县长为组长,涵盖公安、交通、住建、工商、质监等为小组成员的综合执法队伍,制定执法方案,明确执法红线,落实执法岗位责任人,长期宣传,定期执法,将热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纳入法制轨道,维护健康、安全、清洁的旅游环境。

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总规实施3年以来,基本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从景区景点到文旅度假区的转变,从价值洼地找出路,树立了承德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样板;从农镇乡村到文旅农融合的转变,树立了承德面向京津冀一体化旅游转型升级的样板;从谋求散点发展到谋求全局突破,树立了环京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样板。通过以上转变,隆化实现了京津冀都市圈的三大示范,成为京承*金旅游廊道上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承德“四菜一汤”格局下的区域跨越式发展样板。

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咨询热线

梁老师:???(可复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道实操案例承德热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