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建*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节。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府根据中央革命*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成立纪念日。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旗和*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建*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个承德值得一去的红色旅游景点,有时间来看看吧~!
1
热河革命纪念馆
位于承德市双桥区翠桥路西侧。整体建筑座西向东,依山就势,占地8万平方米。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馆区绿地率达90%以上,是河北省园林式单位。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年,建筑风格为仿古与现代相结合。走进大门,面前是九十八级台阶,松柏映衬的百米甬道两侧是两座仿古式纪念亭。馆区中央是占地平方米、高达31.6米的纪念碑,碑身及两层围栏全部由花岗岩砌筑。其建筑风格,碑身式样,汉白玉浮雕均出自建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同一批能工巧匠之手。碑身正面是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顶为金*色、蓝绿琉璃瓦及五脊六兽组成的古典式建筑形式。纪念碑后面是占地平方米的三座陈列馆,陈列馆馆名由肖克将*亲笔题写。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主义于年3月侵占了热河省。从此热河人民同日*进行了长达12年的殊死斗争,付出了1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涌现出了以孙永勤、陈镜湖、包森、白乙化、姚铁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志士,他们的鲜血洒在这块土地上,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年解放战争中,英雄的热河*民,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同国民*右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涌现了以董存瑞为代表的无数革命烈士。
为了纪念这些为了民族利益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年12月29日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在热河省省会—承德市修建“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年破土动工,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名由原热河省省长李运昌亲笔题写。
2
董存瑞烈士陵园
位于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年始建,后几次扩建,现占地7.1万平方米。陵园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坐北面南依次为大门、牌楼、董存瑞塑像、董存瑞纪念碑和董存瑞墓。大门中间横额上是肖克将*为陵园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牌楼两侧是董存瑞烈士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以及董存瑞烈士和革命烈士两座纪念馆。在亭、馆间两条对角线交点上,是翠柏簇拥的董存瑞烈士塑像。英雄身着*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再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董存瑞烈士陵园主体纪念建筑十一项,建筑形式融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于一体,既宏伟壮观,又庄严肃穆。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米的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牌楼、塑像、纪念碑、墓。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国防教育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椭圆形的纪念广场中央耸立着高耸入云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碑心石上,镌刻着朱德元帅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顶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金星,象征着英雄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永远照耀后人。董存瑞题词碑廊,东西各一座,每座总高4米,长24米,基座宽3.2米。2座共镶嵌着由中国黑花岗岩刻制而成的*和国家领导聂荣臻、杨尚昆、程子华、迟浩田、朱学范等及知名人士为董存瑞题词47块。
纪念碑的身后,就是烈士英灵安息的地方——董存瑞墓,坟墓水泥建造,在一平台之上,前面立墓碑,上刻:“董存瑞烈士之墓”。后面有一扇小铁门,与前面墓碑相对,推开门,正中央放一口四尺长棺材,上面贴着董存瑞遗像,棺材内放有一个木牌,上面用朱砂写有:“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字样。
在陵园的东、西侧轴线上,各矗立着一座角亭。东亭是董存瑞烈士纪念亭,建于年,它的外型与内部结构是仿朝鲜人民 烈士陵园纪念亭。西亭为革命烈士纪念亭,结构与东亭完全相同,亭中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贴金大字。
3
水泉沟万人坑遗址
水泉沟万人坑遗址位于承德市双桥区水泉沟镇水泉沟村,8路公交车终点站东北面山坡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东为避暑山庄西宫墙,距市中心2.5公里。
日本侵略者年3月4日占领承德。为尽快扑灭热河抗日烽火,日*在承德街(日伪统治时期,承德被称为承德街)设置了许多统治机构。主要有热河省公署、承德县公署、日本关东*西南地区防卫司令部等**警宪特首脑机关。日本侵略者不仅把承德作为伪满州国西南国境的*治、*事中心,还作为镇压反满抗日的司法审判中心。
年-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将抓到承德监狱的抗日人士迅速杀害,他们选定距监狱4华里的水泉沟作为杀人场。他们选用杀人场地也采取了迷信手段,把水泉沟东边的几个山头从沟口向沟里编为“天、地、元、皇、宇、宙、宏”七字,每个山头都圈为公墓。其中第四个山头老阳坡(约30多亩)占皇字,就将这个土层很厚的*土坡划归承德监狱墓地,表示在这里杀人是为日本天皇收回不良臣民。从此,水泉沟老阳坡变成了日本侵略者屠杀抗日人民的刑场。
年4月,日*首次在老阳坡杀人。从此,至抗战胜利的十几年中,日*将从锦州省、热河省、兴安西省和长城以南各地抓到承德的抗日人士,有的直接杀害在老阳坡,有的在承德监狱虐杀或刑杀后把尸体扔到老阳坡,累计总数约3万人。当年的万人坑白骨磷磷,丘坟遍野,夏季被洪水冲过的旱河里,白骨四处散落,不堪入目。水泉沟“万人坑”因此而得名。
解放后有关部门曾进行过三次普查,并于年为纪念在这里为革命损躯的仁人志士,在水泉沟老阳坡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如今“万人坑”遗址松柏葱郁,绿树成荫,松柏间存有一座无字碑和数座坟冢。水泉沟“万人坑”遗址是承德市目前唯一的抗日战争题材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承德市革命烈士纪念场地之一,现已被河北省列入红色旅游资源库,年双桥区*府在遗址处竖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每逢抗战纪念日,各大中小学校纷纷自发组织学生到遗址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
喜峰口长城
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南部的桲椤台镇新甸子村。喜峰口长城是明代长城的要塞之一,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等人率*重修。历史上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明王朝与鞑靼、瓦剌的征战、“三卫贡马”的史实、明清之交诸多战事都发生在这里。
喜峰口由长城北段、长城南段和关门组成,总长约米,共有敌楼10座,“关门遗址”1处,“瓮城遗址”1处,在瓮城北部有向北延伸的石墙残基米,在距喜峰口北段长城米处北部山口的山顶上有烽火台两座;在喜峰口北段长城南10米处有古墓一座。
喜峰口长城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于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3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百家名录。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位于蟠龙湖景区内,水道内湖水清澈、碧波荡漾、云水相映、如梦如幻;水道两岸峭壁高耸、峰奇石异、古柏苍松,如诗如画。在绚烂多姿的自然美景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景区文物古迹荟萃,历史、民俗、宗教、生态特色相得益彰。湖区内景观景点多达60余处。这里不仅有十里画廊、盘龙洞、仙居沟、神象山、扁担眼山、神兔望月、驼峰山等钟灵神秀、数目众多的自然景观;还有万里长城、冀东*分区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等人文景观;《二次爆光》、《镇长》、《巴掌小学》、《*子来了》等影视基地同样让游客欣然前往、流连忘返。
5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厂沟
王长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承德市以及河北省的红色旅游重点景点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王长沟是我*出入长城、沟通冀东热南、扩大游击区、发展战略村、建立根据地的中心站,又是我*冀东*分区司令部、报社、干校、医院等机关的所在地,原冀东*分区司令员李运昌曾率部在此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年王厂沟村被日伪划为“无人区”,及“无住禁作地带”。敌人把房子烧光后,王厂沟的群众就钻进深山密林中,配合我*我*打击日*。年9月间我冀东*区十三团在王厂沟歼灭日寇百余人,获得全胜。同年秋,日伪*七千余人对王厂沟人民进行大屠杀,有五百余人遇难,即惨绝人寰的“王厂沟惨案”。
抗战时期,冀东*分区李运昌司令员经常活动在老区王厂沟,王厂沟人用生命和鲜血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李运昌司令在年6月访问老区时为王厂沟题词“革命堡垒、英雄人民”八个大字。
现在这里周围群山环抱,植被茂密,农田密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水、田、林等多种自然景观组合良好。宛如一幅“溪涧、流水、人家”的恬静生活画卷,犹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
往期回顾夏日骄阳似火赶紧来雾灵山躲一躲~~
七月的木兰围场坝上草原草木葱笼,花开蝶舞
炎炎夏日不知道去哪?来承德吧!朕带你一起转一转!!!
塞外蟠龙湖镶嵌在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的一颗明珠
七月河北这些地方让你乐不思“暑”
征稿启事
承德旅游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你是承德土著还是外来游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点滴记忆时刻分享给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游记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随笔,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时光!
投稿邮箱: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