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围场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简析
TUhjnbcbe - 2021/4/2 18:39:00

一、县域基本情况

我县所辖37个乡镇加两场(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涉及个行*村。全县行*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公顷。属于粮食大县,主要种植品种玉米、马铃薯。

二、年农业基础数据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万亩,同比增长5.11%。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万亩,同比增长2.36%。玉米播种面积31.9万亩,同比增长1.5%。马铃薯播种面积72.3万亩,同比增长4.41%。

其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7.9万亩,同比增长14.46%。油料6.5万亩,同比增长2.36%。蔬菜18.1万亩,同比增长1.17%。青贮饲料8.1万亩,同比增长93.33%。

三季度我县秋粮播种面积公顷,同比增长2.36%。预计产量达到52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公顷,同比增长1.5%,预计产量吨。马铃薯播种面积公顷,同比增长4.41%,预计产量吨。

几大畜牧品种出栏分别是:猪累计出栏.16百头,同比增长18.03%。牛累计出栏.74累计百头,同比增长16.07%。羊累计出栏.31百只,同比增长12.24%。

三、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

  

1、年县*府培育扶贫产业。深入实施百万亩马铃薯、百万只肉羊、百万头肉牛、百万亩林果,加快百万只肉羊屠宰场和百万只肉羊交易市场建设,全力打造“”(1个万只基础母羊扩繁场、1个百万只肉羊屠宰场、1个百万只肉羊交易市场、3个万只肉羊育肥场)北方地区最高标准优质肉羊产品生产基地。  

  

2、做精薯菜产业。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百万亩马铃薯”工程,加快推进后沟牧场种薯基地建设,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扩大富硒马铃薯、胡萝卜种植规模,发展富硒马铃薯4万亩,富硒胡萝卜2万亩。充分利用现有储窖资源优势,建设精选分级基地5个,打造北方马铃薯精选分级、输出基地,建立良种繁育、规模种植、分选升级、精深加工于一体的马铃薯产业体系。打造“种薯(苗)培育+种植+储藏+优选分级+生产加工”产业链条,推动围场向马铃薯高端输出大县转变。  

  

3、做大畜牧产业。按照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蛋鸡等产业的思路,深入推进“百万只肉羊工程”“百万头肉牛工程”,目前百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项目共有三个子项目已经形成规模并正常运营,分别是坐落于腰站镇的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目前存栏基础母羊只,种公羊只,育肥羊只,该项目带动户贫困户。坐落于牌楼乡与兰旗卡伦的河北津垦猎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存栏基础母羊1万只,年出栏育肥羊3万只。坐落于半截塔镇的承德津垦塞羴食品有限公司,该项目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10月份竣工投产。依托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畜牧研究院等企业院所,加大肉牛、肉羊产业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塞罕坝”肉牛、肉羊品牌,加快肉牛、肉羊改良和屠宰场、交易市场建设,打造“基础母羊(牛)繁育+养殖+交易+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推进全县草食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方向发展。  

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

  

(一)打造“种薯(苗)培育+种植+储藏+优选分级+生产加工”产业链条,推动蔬菜产业优质化。按照“生态、绿色、有机为”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围场后沟牧场种薯基地建设(投资万元,扩繁基万粒微型薯地,包括,80栋占地亩的扩繁网棚、.37平方米的微型薯扩繁车间、0亩的原种生产基地),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利用现有储窖资源优势,建设北方马铃薯精选分级、输出基地,建立集良种繁育、规模种植、分选升级、精深加工于一体的马铃薯产业体系,推动我县由马铃薯种植大县向马铃薯高端输出大县转变。积极打造蔬菜育苗基地建设,加大蔬菜品种、技术引进力度,推动蔬菜产业全链式规模化经营,引导志霞、全来、丰太等设施合作社与新发地市场对接,培植“合作社→京津市场”产销模式。  

  

(二)打造“基础母羊(牛)繁育+养殖+交易+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推动畜牧产业品牌化。按照“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蛋鸡等粮饲产业的思路”,依托津垦澳肉羊养殖有限公司、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畜牧研究院等企业、院所,以“百万只羊”“塞罕坝牛”等重点项目为引领,加大肉牛、肉羊产业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塞罕坝”肉牛、肉羊品牌,加快肉牛、肉羊改良和屠宰场、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全县草食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方向发展。目前,已完成澳洲白种羊杂交改良只,推广优质冻精1.7万支;“塞罕坝肉牛”新品种培育项目已正式启动;津垦塞羴屠宰厂已开工建设,交易市场启动规划实施。同时,组织实施休闲渔业项目2个。  

  

(三)打造“企业(合作社)牵头+区域种植+订单销售”产业链条,推动特色种植规模化。按照“一区一品”发展思路,推动企业开展全程托管经营,鼓励群众参与种植,或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龙头企业,集中连片发展食用菌、黑木耳、玫瑰花、万寿菊、有机杂粮等特色作物,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种植基地,降低群众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收益,实现规模效益、观光效益、带动效益多元共赢。全年共压减籽粒玉米3.89万亩,依托承德奥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打造种植业结构调整园区5个(中药材园区亩、金莲花园区亩、油料杂粮作物亩、经济林产业亩、马铃薯亩)。  

  

(四)打造“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群众”产业链条,推动经营主体联合化。按照“抱团”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龙头企业为带动,全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基地发展能力,培育农宅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争创马铃薯产业联合体为国家级产业化联合体,蔬菜产业联合体为市级产业化联合体,稳步提升现有2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行成“企业盯市场、基地保质量、新型主体抓生产、群众多环节参与”的发展机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确保群众稳定增收。目前,全县已有41家龙头企业复产复工,新增市级农业合作社14家、省级合作社3家;新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总数达到53家,实现产值5.36亿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围场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