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联合发布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其中涉及我省春季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春玉米、花生、棉花、果树、蔬菜等,具体的施肥建议如下:
小麦?
(一)华北平原灌溉冬小麦区(包括河北省中南部)
1.施肥原则
(1)根据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增加拔节中后期的施用比例;根据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温度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因时追肥。
(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一体化。
(3)小麦返青拔节期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2.施肥建议
(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第2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6-7公斤。
(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3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和化控措施,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
(5)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氮磷复合肥,未施或少施钾肥的,建议在返青或拔节期追施氮钾复合肥;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可在春季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
(6)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7)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春季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用量20-25公斤。
(8)旋耕后不耙地,造成播种过深出现深播弱苗,分蘖少,苗势弱的田块建议返青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
(二)北部雨养旱作冬麦区(包括河北省北部)
1.施肥原则
(1)去年小麦播前雨水充足,但冬春季偏旱,应根据降水情况和土壤墒情,在土壤解冻小麦返青前尽早进行镇压,然后划锄,提墒保墒,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
(2)针对苗情及时顶凌追肥或结合降水追肥;根据小麦长势进行划锄、化促和化控,促进旱地小麦稳产增产。
2.施肥建议
(1)及时采取保水措施,减少早春小麦封行前土壤水分大量损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划锄,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破除板结、消除裂缝。小麦封行前可每亩用-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土壤肥力偏低、养分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小麦早春追肥。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采用施肥机/耧施入土壤。有补灌条件的旱地,结合春季灌水,缺氮田块每亩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
(3)播前墒情好或播种早、施肥量高的冬前旺长田块,以控为主。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及早镇压划锄、提墒保墒。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应及早划锄并将春季浇水推迟至拔节后期。
(4)播种偏晚、苗情偏弱的田块,宜结合保墒尽早浅划锄,提高地温,促进弱苗转壮。
春玉米?
东北温暖湿润春玉米区(包括河北省东北部)
1.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合理的氮磷钾肥用量。
(2)氮肥分次施用,尽量不采用一次性施肥,高产田适当增加钾肥施用比例和次数。
(3)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
(4)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5)肥料施用与深松、增密等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
(6)中高肥力土壤采用施肥方案推荐量的低限。
2.施肥建议
(1)推荐17-17-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产量水平公斤/亩以下,配方肥20-24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1-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公斤/亩,配方肥24-29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4-16公斤/亩。
(4)产量水平-公斤/亩,配方肥29-34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6-19公斤/亩。
(5)产量水平公斤/亩以上,配方肥34-39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9-22公斤/亩。
马铃薯?
(一)北方马铃薯一作区(包括河北省)
1.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
(2)降低氮肥基施比例,适当增加追施次数,加强块茎形成期与块茎膨大期的氮肥供应。
(3)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在马铃薯旺盛生长期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4)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5)肥料施用应与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尤其需要注意病害防治。
(6)具备滴灌和喷灌等条件的马铃薯种植,应实施水肥一体化。
2.施肥建议
(1)推荐11-18-16(N-P2O5-K2O)或相近配方作种肥,尿素与硫酸钾(或氮钾复合肥)作追肥。
(2)产量水平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种肥)推荐用量60公斤/亩,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20-22公斤/亩、硫酸钾12-15公斤/亩。
(3)产量水平0-0公斤/亩,配方肥(种肥)推荐用量50公斤/亩,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15-18公斤/亩、硫酸钾8-12公斤/亩。
(4)产量水平-0公斤/亩,配方肥(种肥)推荐用量40公斤/亩,苗期到块茎膨大期追施尿素8-12公斤/亩、硫酸钾5-8公斤/亩。
(5)产量水平公斤/亩以下,建议施用19-10-16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35-40公斤/亩,播种时一次性施用。
花生
(一)北方农牧交错区(包括河北省)
1.施肥原则
(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增施腐熟有机肥,氮肥减施,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提倡配合施用花生根瘤菌剂。
(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氮磷钾均衡施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总施肥量提高20%。追肥以氮钾肥为主,提倡水肥一体化追肥。
(3)平衡施肥,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酸性土壤钙肥可以选用钙镁磷肥,中性和碱性土壤选用过磷酸钙,也可以在开花下针期以后采用水溶性钙肥叶面喷施。钼、硼等微量元素可采取拌种或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方式,提高接瘤效率,但要注意微量元素间拮抗作用。
2.施肥建议
(1)推荐配方。基肥13-15-17、13-18-14、12-14-14或相近配方;追肥25-0-5或相近配方。
(2)基肥。产量水平-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产量水平-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建议增施农家肥2-3方/亩。
(3)追肥。在开花后下针期前,结合中耕培土作业,每亩追施氮肥(N)2.5公斤-3.5公斤。
(4)叶面追肥。于开花下针期之后,采用1%的磷酸二铵水溶液,或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2-3次叶面追肥,每亩喷施40公斤-50公斤,每次间隔7-10天。
(5)种肥。在肥力较低的地块建议施种肥,可以施用磷酸二铵5公斤/亩。
(二)*淮海区(包括河北省南部等地区,花生种植方式主要有春花生、麦套花生、夏直播花生。)
1.施肥原则
(1)春花生要注意土地用养结合,麦套花生要统筹小麦-花生周年施肥,夏直播花生要深翻,减少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肥、土壤调理剂,减轻土壤连作障碍。
(2)补充钙、硼、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酸性土壤钙肥可以选用钙镁磷肥,中性和碱性土壤选用过磷酸钙,也可以采用水溶性钙肥叶面喷施。钼、硼等微量元素可采取拌种或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方式,提高接瘤效率。
(3)麦后夏播花生,可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分别追入氮肥。
2.施肥建议
(1)推荐配方。氮磷钾配方为20-15-10、13-15-17或相近配方。
(2)基肥。结合播前整地施用。
春播花生:公斤/亩以上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60-70公斤/亩;-公斤/亩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50-60公斤/亩;公斤/亩以下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40-50公斤/亩。可配合施用石膏(碱性土壤)或生石灰(酸性土壤)30-40公斤/亩,腐熟有机肥-0公斤/亩。
麦套花生:公斤/亩以上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55-60公斤/亩;-公斤/亩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50-55公斤/亩;公斤/亩以下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45-50公斤/亩。
夏直播花生:公斤/亩以上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50-60公斤/亩;-公斤/亩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40-50公斤/亩;公斤/亩以下产量水平,推荐施用量为30-40公斤/亩。
(3)追肥。根据花生长势,开花下针期追施尿素5.0-7.5公斤/亩;花针期喷施硼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结荚期喷施锌锰铁铜等微量元素肥料,饱果期喷施钙、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棉花
(一)*淮海棉区(包括河北省)
1.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替代比例20%以上,但不高于35%。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合理施用钾肥,注意补充硼和锌。
(3)氮肥分期施用,增加生育中期的氮肥施用比例,降低基肥比例。
(4)肥料施用应与灌溉排渍和其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1)皮棉产量85-公斤的条件下,亩施优质有机肥2吨以上,氮肥(N)12-14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钾肥(K2O)6-8公斤。对于硼、锌缺乏的棉田,注意补施硼砂、硫酸锌每亩1-2公斤,硼肥叶面喷施,亩用量-克水溶性硼肥,在现蕾-开花期进行。
(2)有机肥在犁地前全部施入土壤做基肥。氮肥25%-30%用作基肥,25%-30%用在初花期,25%-30%用在盛花期,10%-25%用作盖顶肥;磷肥85%作基肥,15%做种肥;钾肥全部作基肥或基追(初花期)各半。从盛花期开始,对长势弱的棉田,结合施药混喷0.5%-1.0%尿素和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35-50公斤/亩,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果树
(一)苹果
1.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测试和树相,适当调减氮磷钾化肥用量;注意增加钙、镁、硼和锌的施用。
(2)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参照秋季施肥建议在萌芽前尽早施入,早春干旱缺水地区要在施肥后补充水分以利于养分吸收利用。
(3)针对上年秋季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且年冬季极端低温的影响,建议在萌芽前(3月初开始)喷3遍1%-3%的尿素(浓度分别为3%、2%和1%,间隔5-7天)加0.5%硼砂和适量白糖(约1%)以及防霜抗冻剂,目的是增加利用贮藏养分防止抽条,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增产和减轻早春晚霜冻危害。
(4)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如平原地起垄栽培、果园生草、下垂果枝修剪以及壁蜂授粉技术等。*土高原等干旱区域要与地膜(园艺地布)覆盖结合。
(5)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钙镁肥、石灰或其他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
2.施肥建议
(1)亩产2公斤以下果园:氮肥(N)5-7.5公斤/亩,磷肥(P2O5)3-3.5公斤/亩,钾肥(K2O)5.5-8公斤/亩;亩产2-0公斤果园:氮肥(N)7.5-15公斤/亩,磷肥(P2O5)3.5-7公斤/亩,钾肥(K2O)8.5-16公斤/亩;亩产0公斤以上果园:氮肥(N)10-17.5公斤/亩,磷肥(P2O5)4.5-10公斤/亩,钾肥(K2O)11-18.5公斤/亩。
(2)秋季已经施肥的果园化肥分3-6次施用,第1次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以氮钙肥为主,建议施用一次硝酸铵钙,亩用量30公斤左右;第2次在果实套袋前后(5月底到6月初),氮磷钾配合施用,建议施用17-10-18(或相近配方)苹果配方肥,亩用量25-50公斤。6月中旬以后建议追肥2-4次;前期以氮钾肥为主,增加钾肥用量,建议施用16-6-20配方肥(或相近配方),亩用量25-50公斤;后期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氮肥用量根据果实大小确定,果实较大的一定要减少氮肥用量,且增加钙肥用量)。干旱区域建议采用窄沟多沟施肥方法,多雨区域可放射沟法或撒施。
(3)秋季没有施肥的果园应尽快尽早春季第1次施肥,每亩地除施用30公斤左右硝酸铵钙外,还要施用生物有机肥公斤,商品有机肥公斤左右或堆肥1公斤左右或饼肥公斤左右;同时配合施用15-15-15等平衡型复合肥75-公斤/亩,施肥方法建议采用沟施或穴施;土壤酸化的果园,每亩施用石灰-公斤或硅钙镁钾肥50-公斤。
(4)土壤缺锌、硼的果园,萌芽前后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公斤、硼砂0.5公斤左右;在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3%硼砂、果实套袋前喷3次0.3%的钙肥。
(二)梨
1.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料,实施梨园生草、覆草,培肥土壤;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
(2)按照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条件,确定肥料施用时期、用量和元素配比。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结合。
(3)根据土壤肥力和梨树生长状况,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通过叶面喷施补充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4)优化施肥方式,改撒施为条施或穴施,结合灌溉施肥,以水调肥。
2.施肥建议
(1)亩产0公斤以下果园: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9-11公斤/亩;亩产0-0公斤果园:氮肥(N)10-18公斤/亩,磷肥(P2O5)6-12公斤/亩,钾肥(K2O)12-20公斤/亩。
(2)化肥分3-5次施用,第1次在5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6月中旬以后建议追肥2-4次;前期以氮钾肥为主,逐渐增加钾肥用量,建议施用20-5-20配方肥;后期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
(3)秋季未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应补施有机肥,并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早施入,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土施。土壤肥沃、树龄小、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1-2方/亩;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2-4方/亩。
(4)根外追肥:硼、锌、铁等缺乏的梨园可用0.2%硼砂溶液、0.2%硫酸锌+0.3%尿素混合液或0.3%硫酸亚铁+0.3%尿素溶液于发芽前至盛花期多次喷施,隔周一次。
(三)桃
1.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适量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注意钙、镁、硼、锌、铁肥的配合施用。
(2)不同品种的春季追肥时期要有差别,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追肥时期早,追肥次数少。
(3)注意预防春季低温冻害;与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易出现涝害的平原地区需注意结合起垄、覆膜或果园生草技术;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表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
2.施肥建议
(1)根据产量水平确定全年化肥用量。产量水平1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亩;产量水平0公斤/亩,氮肥(N)13-16公斤/亩,磷肥(P2O5)7-10公斤/亩,钾肥(K2O)15-18公斤/亩;产量水平0公斤/亩,氮肥(N)16-18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8-21公斤/亩。
(2)秋季未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应补施有机肥,并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早施入,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土施。早熟品种、土壤肥沃、树龄小、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1-2方/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2-4方/亩。
(3)化肥施用量要全年统一考虑。化肥中60%以上的磷肥和30%-40%钾肥及40%-50%的氮肥最好一同与有机肥秋季基施,其余用作追肥;秋施数量不足的,可以在追肥时补足。中早熟品种可以在桃树萌芽前(3月初),果实迅速膨大前分2次追肥,第1次氮磷钾配合施用,第2次以钾肥为主配合氮磷肥;晚熟品种可以在萌芽前,花芽生理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果实迅速膨大前分3次追肥。萌芽前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后两次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磷肥。
(4)上一年负载量过高的桃园,今年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每隔7天1次,按2次尿素与1次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0.5%)的顺序喷施。
(5)中微量元素推荐采用“因缺补缺”、矫正施用的管理策略。出现中微量元素缺素症时,通过叶面喷施进行矫正。
(四)北方葡萄
1.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根据生育期合理搭配氮磷钾肥,视葡萄品种、产量水平、长势、气候等因素调整施肥计划。
(2)土壤酸性较强果园,适量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补充相应养分。
(3)采用适宜施肥方法,有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有条件的水肥一体化,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2.施肥建议
(1)根据产量水平进行合理施肥。亩产1公斤以下,氮肥(N)10-15公斤/亩,磷肥(P2O5)5-10公斤/亩,钾肥(K2O)10-15公斤/亩;亩产1-0公斤,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10-15公斤/亩,钾肥(K2O)15-20公斤/亩;亩产0公斤以上,氮肥(N)20-25公斤/亩,磷肥(P2O5)15-20公斤/亩,钾肥(K2O)20-25公斤/亩。
(2)秋季未施用有机肥的果园,应补施有机肥,并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早施入,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土施。
(3)化肥施用量要全年统一考虑,一般分3-4次施用,第1次应在上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种采果后尽早施用)基肥时施入,结合有机肥施用20%氮肥、20%磷肥、20%钾肥;第2次在4月中旬进行,以氮磷肥为主,施用20%氮肥、20%磷肥、10%钾肥;第3次在6月初果实套袋前后进行,根据留果情况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用40%氮肥、40%磷肥、20%钾肥;第4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施用20%氮肥、20%磷肥、50%钾肥,根据降雨、树势和产量情况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磷肥。
(4)采用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的高产葡萄园,萌芽到开花前,每次追施氮(N)、磷(P2O5)、钾(K2O)各为1.2-1.5公斤/亩,每10天追肥一次;开花期追肥1次,追施氮(N)0.9-1.2公斤/亩、磷(P2O5)0.9-1.2公斤/亩、钾(K2O)0.45-0.55公斤/亩,辅以叶面喷施硼、钙、镁肥;果实膨大期着重追施氮肥和钾肥,每次追施氮(N)2.2-2.5公斤/亩、磷(P2O5)1.4-1.6公斤/亩、钾(K2O)3-3.2公斤/亩,每10-12天追肥一次;着色期追施高钾型复合肥,每次追施氮(N)0.4-0.5公斤/亩、磷(P2O5)0.4-0.5公斤/亩、钾(K2O)1.3-1.5公斤/亩,每7天追肥一次,叶面喷施补充中微量元素。
(5)土壤缺硼、锌和钙的果园,花前至初花期喷施0.3%-0.5%的硼砂、0.2%硫酸锌溶液;坐果后到成熟前喷施3-4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幼果膨大期至采收前喷施0.3%-0.5%的硝酸钙溶液。
蔬菜
(一)露地甘蓝
1.施肥原则
(1)合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地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
(3)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推荐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基肥一次施用优质农家肥2-3方/亩。
(2)产量水平4-5公斤/亩,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5-6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6-10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产量水平大于6公斤/亩,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4-16公斤/亩。氮钾肥30%-4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两次追施,雨水丰富或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在莲座期前封行时分配10%-15%的用量,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
(3)对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在苗期至结球初期施用硝酸铵钙;对于缺硼的地块,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同时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品率。
(二)设施番茄
1.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调减氮磷肥数量,缺钾地块增施钾肥,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推荐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促根类功能性水溶肥。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生长前期不宜频繁漫灌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肥,中后期追肥以高钾复合肥或水溶肥为主。
(3)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合理灌溉施肥。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C/N比的有机肥,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达到除盐和减轻连作障碍目的。
(5)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苗肥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经过腐熟的禽粪6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4-5方/亩。
(3)产量水平0-0公斤/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20-25公斤/亩;产量水平0-公斤/亩,氮肥(N)20-30公斤/亩,磷肥(P2O5)7-10公斤/亩,钾肥(K2O)30-35公斤/亩;产量水平-0公斤/亩,氮肥(N)30-38公斤/亩,磷肥(P2O5)9-12公斤/亩,钾肥(K2O)35-40公斤/亩。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条(穴)施,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基施,70%-80%分7-11次随水追施。苗期施1-2次肥,初花期1次肥,初果期1次。结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1-2次追施1次肥,共4-8次(无限生长型次数多,量减少)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4公斤/亩。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叶面喷施0.05%-0.1%尿素、硝酸钙、硼砂等水溶液,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采收期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4)菜田土壤pH值小于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钙肥(Ca)50-75公斤/亩、镁肥(Mg)4-6公斤/亩,根外补施2-3次0.1%浓度的硼肥。
(三)辣椒
1.施肥原则
(1)因地制宜地增施优质有机肥,夏季闷棚之后推荐施用生物有机肥。
(2)开花期控制施肥,从始花到分枝坐果时,除植株严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应控制施肥,以防止落花、落叶、落果。
(3)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施用速效肥,以促进幼果迅速膨大。
(4)辣椒移栽后到开花期前,促控结合,薄肥勤浇。
(5)忌用高浓度肥料,忌湿土追肥,忌在中午高温时追肥,忌过于集中追肥。
(6)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优质农家肥4-5方/亩作基肥一次施用。
(2)产量水平0公斤/亩以下,施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9-12公斤/亩;产量水平0-0公斤/亩,施氮肥(N)8-16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10-18公斤/亩;产量水平0公斤/亩以上,施氮肥(N)16-20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8-24公斤/亩。
(3)一般情况下氮肥总量的20%-30%作基肥,70%-80%作追肥,对于气温高、湿度大情况应减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可60%作基肥,留40%到结果期追肥;钾肥总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追肥期为门椒期、对椒期、盛果期。盛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2次追施一次肥,共3次。
(4)在辣椒生长中期注意分别喷施适宜的叶面硼肥和叶面钙肥产品,防治辣椒脐腐病。
(四)设施*瓜
1.施肥原则
(1)提倡施用优质有机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秆多的堆肥,少施禽粪肥,实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和秸秆还田。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有机肥的施用量,综合考虑环境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
(3)采用合理的灌溉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4)定植后苗期不宜频繁追肥,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少量多次,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复合肥,前期追施高氮复合肥,中后期重视钾肥的追施。
(5)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尤其是土壤pH值5以下,应适量施用石灰等碱性土壤调理剂。
(6)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育苗期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用腐熟有机肥6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4-5方/亩。
(3)产量水平0-0公斤/亩,氮肥(N)12-20公斤/亩,磷肥(P2O5)5-9公斤/亩,钾肥(K2O)15-24公斤/亩;产量水平0-公斤/亩,氮肥(N)20-28公斤/亩,磷肥(P2O5)9-15公斤/亩,钾肥(K2O)24-36公斤/亩;产量水平-10公斤/亩,氮肥(N)28-36公斤/亩,磷肥(P2O5)15-18公斤/亩,钾肥(K2O)36-48公斤/亩;产量水平10-10公斤/亩,氮肥(N)36-45公斤/亩,磷肥(P2O5)18-24公斤/亩,钾肥(K2O)48-60公斤/亩。
(4)全部有机肥和磷肥作基肥施用,初花期以控为主,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氮钾肥分7-9次追肥,越冬长茬的氮钾肥分10-14次追肥,结果期注重高钾复合肥或水溶肥的追施。每次追施氮肥数量不超过4公斤/亩。追肥期为三叶期、初瓜期、盛瓜期,盛瓜期根据收获情况每收获1-2次追施一次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