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术声音丨钱云ldquo城市风景
TUhjnbcbe - 2021/4/22 23:52:00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qbdf/

作者:钱云


  旨在概述在新时期人居环境相关学科发展融合的形势下,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致力于建立宽口径的、强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高度交融的研究生课程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包含3个层面:首先回溯了“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研究视野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聚落营造实践的影响;随后对其在城市研究、遗产保护、风景园林3个学科领域中的实践价值进行了剖析;最后对这一研究视野在“北京三山五园景观格局重塑”研究案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本文的论述,期望对拓展风景园林研究与教学的范畴、更紧密的加强相关学科交融的实践方面,均提供有益的启迪。

1研究视野的溯源及历史影响


  对城市、风景、遗产一体进行研究的理念可追溯自中国上古时代聚落营造中“国野一体”的观念。在先秦时期礼文化的*治体制下,以分封为基础的国、野一体的城乡体系逐步形成。秦汉以后两千多年的社会总体上继承了西周这一整套礼制制度的主要内容,使古代中国城市和周边郊野地区长期呈现高度一体的“统筹规划”。在这一体系中,古人在聚落空间营造上高度强调对自然环境基底的尊重,“国”、“野”之间有机联络、功能互补,尤其是在聚落建设中对地形地貌勘察、水源保护、水灾防范等尤为
  这种“国野一体”的理念强调了人与天地之间、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连续的,这表现为中国传统城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高度的空间连续性,从而造就了诸多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城市形态和风貌。例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素有“虎踞龙盘、负水带江”之称,其周边的三条山系与长江、秦淮河等水系格局直接影响了历代城市选址和布局,对古城的城墙轮廓、空间轴线、街道走向等都起到了重要的限定作用,造就了南京城依山就势、曲折蜿蜒的独特城市形态(图1)。

1南京历史古城与周边环境要素相关的城市形态


  同时,由于长期人类文化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充分互动,“国野一体”中的“野”——即城市周边山水环境的内涵和范畴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大,不仅限于各自然要素,也包括了大量的园林、寺庙、村庄、农田、墓葬等历史遗存或文化空间,这赋予城市周边山水环境以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例如对泰山、*河等名山大川的封禅、祭祀活动历代均为最重要的国家大事之一,而各地府、县等周边的镇山、坐山等也往往都具有崇高的文化地位。这些历史遗产和文化空间要素往往沿驿道、运河、水系等线性空间分布,各节点间通过不同功能彼此串联形成网络,组成完整的文化景观体系,较全面的呈现出整个“国-野”体系在*事防御、社会组织、经济生产、祭祀礼仪、休闲游憩等诸方面、多层次的历史信息。


  显而易见,这种基于“国野一体”空间范畴、饱含历史遗产的景观要素网络充分体现了东方文明在聚落营建上的理念,也为聚落整体形态的发展演变历程提供了较为可信的解释。因此,构建“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研究视野,致力于充分
  在城市研究中,这一研究视野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研究中。自工业时代以来,技术理性思想主导的大量“现代化”城市新区以“千城一面”的方式迅速蔓延,对传统城市周边的自然、遗产地段高强度的侵入,导致长久以来传统城市的景观格局体系日趋碎片化,不仅景观视觉价值严重损跌,而且造成城市文化认同感的急剧下降,特色景观形态对人居聚落体系发展的解释性功能也大大衰退,这对于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探索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与重构也因此成为世界性的议题。


  在对“增长至上”、“人定胜天”思想滥觞深刻反思后,西方城市设计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从否定传统到再次回归传统的轨迹。早在19世纪末,卡米诺·西特指出欧洲传统城市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正在失去,城市设计应努力塑造类似传统城镇的丰富、自然的空间形态。埃德蒙·培根和简·雅各布斯则解释了传统城市中连续的步行体系和多样化社会生活对城市美学的影响。因此,向传统城市学习以把握人居环境发展中经久不衰的历史经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经历世界罕见的城市建设高速扩张期,也是城市特色风貌丧失尤为严重的时期。庆幸的是,当前诸多城市已开始在城市特色景观格局营造方面展开研究,而事实证明,支撑城市发展的原生自然环境和真实留存的历史遗产,必将是城市形态中首要的、不可复制的特色所在。因此对中国城市中传统的“城市-风景-遗产”体系的再认识和重新构建,必然会成为新时期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核心任务。

3在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价值


  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景观领域的交叉融汇是随着其涵盖范畴、价值评估和保护策略等长期发展而不断明晰的。年的《威尼斯宪章》首次提出了“历史地段”的概念,这一概念在年的《内罗毕建议》得以更为明确和广泛,即包括了“史前遗迹、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古迹群”等。年,第3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了“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alUrbanLandscape,HUL)这一新概念,体现了诸多突破:首先是遗产的对象不仅限于人类建造的成果,而是强调要
  随着诸多西方国家对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在遗产单体、历史保护区和城市周边整体景观体系的不同层次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欧洲在年通过了《欧洲景观公约》,将景观作为文化、自然遗产多样性的体现和人们生活空间特性的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日本也建立了以《历史风致法》为代表的较完善的景观保护法律体系。上述法规充分强调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遗产体系的整体保护与当下建设发展的协调,使城市景观遗产成为了城市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也日趋显著。


  年,中国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文化遗产”的提法逐步取代了过去“文物”的概念,并不断吸收国际遗产保护界的最新理念,越来越强调遗产保护的区域性、体系性,在具体实践上的举措也从无到有、不断探索。在年编制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针对旧城内的景观轴线、城郭轮廓、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等保护措施细致、系统;但对外围环境只是散点式划出余处文物单位、西郊皇家园林等10片保护区以及莲花池历史水系等对象,并未对古城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山水环境和历史聚落网络提出保护措施。而在年后的遗产保护规划实践中,杭州等城市依托其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资源,探索性的提出了构建“遗产区域”、“遗产廊道”或“文化线路”的设想,这体现了“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视角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有益尝试。

4在风景园林营造中的价值


  风景园林营造可上溯至古代的造园术。早期的园林因规模有限,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不甚显著,其营造逻辑主要满足审美和文化追求。西方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互动加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范围迅速扩大,以奥姆斯泰德为代表的现代风景园林师开始涉足较大尺度自然与城市景观的营造。自此,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不再只
  因此,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已逐步被认为是对多层复杂系统及其叠加过程的研究、重塑。这一复杂系统包括了反映地貌塑造过程的自然系统、源于自然基底并依赖生物自然生长的农业系统、以及人工显著改变原始地貌并具备系统功能的聚落系统。各个自然层和文化层长时间形成了由下而上堆积形成的过程,每一层都为后来一层提供了空间上的环境累积。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除了注重空间,还必须考虑时间维度,从景观系统的生成发育和动态演变中进行把握,其研究重点聚焦于3个子系统叠加时的关联。具体而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选定地域背景下,剖析景观系统的生产、生活、生态属性和人文艺术内涵,注重自然、农业和聚落系统各自形态的生成机制和互动影响,进而探讨其更新途径及在面对工业化强力冲击下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生长策略。


  因此,“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研究视野的引入,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从主要
  北京是体现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理念最重要的案例之一。其中,西北郊的“三山五园”体现了中国传统人居理念中与山水的交融,也是历史遗存高度聚集的地区。燕山余脉、永定河冲积扇和大片稻田,造就了这一地段蜿蜒丰富的视觉景观和丰沛的水源及丰茂的植被。依托这些自然条件,多个皇家园林在自然景观上互借互成,西山作为视觉大背景,香炉峰、玉泉山、万寿山等自然山体分别成为不同园林的主要借景点或控制点,共同形成一个“移天缩地在君怀”的眺望体系。在功能上,5个核心园林各执其责:静宜园、静明园主要承担了涵养水源和山居游赏的功能,畅春园为皇太后住所,圆明园集园居、理*、游憩于一身,颐和园初为城市的调节水库,后代替圆明园承担园居、问*功能;此外还有大量配套服务设施分布于各个园林之间及周边,如:京西稻田为皇室提供稻米,八旗营房是皇家安全防卫体系,周边的私家园林群供与园林中的皇帝日常议*的官员居住。在如此集中的山水之间地域内,历史遗产保存之完整、信息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图2)。

2本次研究中的“三山五园”研究范围


  时至今日,三山五园已完全融入北京城市建成区中。大量城市建设使其整体景观格局逐步陷入“孤岛化、割裂化”。而各园林之间的田野、兵营、水系、历史村镇等则更加受到忽视,逐渐湮没在城市的居住、文教和商业区中,完全失去了景观和功能上的“有机连接”作用。


  在北京历次城市规划中,“三山五园”几乎从未被作为整体来考虑。当前,宏观景观格局受到的威胁主要表现在2个维度上:一是五环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剧了自然和历史要素之间的割裂局面;二是从三维的角度,以中关村西区为代表的大量高层建筑,直接破坏了多个历史场景的天际线和自然历史要素之间丰富的视觉联系网络。有学者指出,三山五园整体景观格局的逐步解体,其遗憾甚至不亚于当年对北京古城的摧毁。而长期以来由于“城市-风景-遗产”一体视野的缺乏,绝大多数的民众甚至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士,却对此熟视无睹,或正毫无知觉的参与到这一场新的浩劫中来。


  毫无疑问,三山五园的整体环境作为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景观,对其进行积极的保护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而面对这一极为特殊的研究对象,恰好是运用“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研究视野、将相关多个专业的研究对象加以综合分析的极佳案例。然而由于该地段尺度巨大,且在功能类型、用地权属方面高度复杂,展开研究的基础调查工作量相对庞大。因此笔者期望将相关研究工作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充分认知、科学评价其整体景观风貌现状,提取其突出特色禀赋,充分考虑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未来(上位)规划的要求,从而完整、合理的量身订制出“特色景观体系规划目标”。第二阶段则期望分别从城市(生产与生活)、风景(生态与环境)、遗产(历史与文化)3个方面对这一目标进行具体解读,每个方面分别建立3个要素体系。其中重点强调的是,基于城市与风景要素的关联互动,建立“轮廓眺望体系”;基于风景与遗产要素的关联互动,建立“遗产廊道体系”;二者共同作为构建“城市特色景观格局”的核心内容。第三阶段则是选择这一体系中重要的节点地段,完成局部设计探讨(图3)。

3研究工作框架构想


  总之,整个研究过程中充分强调多要素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多样性、景观尺度的控制、遗产环境的塑造等,尽量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6结论与展望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城市营造中,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的高度尊重,从宏观尺度形成了诸多如三山五园等堪称“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杰作”的文化景观遗产。因此对于当代的规划设计师,无论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促进遗产保护系统网络化、还是探索特色景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方面,运用“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宏观视角都已成为研究分析中克服以偏概全、“盲人摸象式”错误倾向的必然选择。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开展的以“三山五园特色景观体系重塑”为主题的探讨,为这一研究视野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尝试,相关构想为今后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奠定了有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杰,邓翔宇.论聚落遗产与文化景观的系统保护[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3):7-23.

[2]卜工.文化起源的中国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

[3]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6]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7]李学勤.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8]张自慧.礼文化中的人与自然之和谐观[J].贵州社会科学,,(5):69-70.

[9]姚亦锋.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南京古都景观研究[J].建筑学报,,(2):25-28.

[10]金汤.南京城市山水景观状况与保护[J].规划师,,(4):88-90.

[11]邓翔宇.中国传统城市周边地区系统性保护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12]张弓.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山水限定因素考量——以承德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

[13]汪德华,王景慧.对城市特色问题的认识[J].城市规划,,(2):17-19.

[14]张继刚.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对象、体系结构与方法浅谈——兼谈城市风貌特色[J].规划师,,(8):14-18.

[1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峻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16][奥]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M].仲德崑,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7][美]埃德蒙·培根,*富厢.城市设计[M].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8][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江苏:译林出版社,.

[19]张杰,张弓,等.向传统城市学习——以创造城市生活为主旨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3):26-30.

[20]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城市规划,,(9):40-44.

[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家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

[22][荷]罗·范·奥尔斯.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J].韩锋,王溪,译.中国园林,,(5):16-18.

[23]史晨暄.世界遗产保护新趋势[J].世界建筑,,(6):80-82.

[24]郑颖,杨昌鸣.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从“历史城区保护”到“城市发展框架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建筑,,(8):41-44.

[25]张松,蔡敦达.欧美城市的风景保护与风景规划[J].城市规划,,(9):63-66,70.

[26]肖笃宁,曹宇.欧洲景观条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J].生态学杂志,,(6):75-77.

[27]赵明,张松.城市景观的保护与塑造——以法国里昂的规划实践为例[C].规划5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风景与园林绿化,.

[28][日]西村幸夫,等.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M].张松,蔡敦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9]张松.日本历史景观保护相关法规制度的特征及其启示[J].同济大学学报,,(3):49-58.

[30]相秉*,杨自安,顾卫东.中日传统城市景观的保护、再生与创造——以京都和苏州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5):39-44.

[31]刘祎绯.我国文化遗产认知的空间扩展历程[J].建筑与文化,,(2):-.

[32]刘祎绯.我国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扩展历程[J].建筑与文化,,(6):-.

[33]刘祎绯.文化景观启发的三种价值维度: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例[J].风景园林,,(8):50-55.

[34]王景慧.文化线路的保护规划方法[J].中国名城,,(7):10-13.

[35]吕舟.文化线路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网络[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1):59-63.

[36]俞孔坚,李伟,李迪华.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1):28-31,51.

[37]朱强,李伟.遗产区域:一种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新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50-55.

[38]孙筱祥.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J].中国园林,,(4):7-12.

[39]王向荣,林箐.现代景观的价值取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4):43-49.

[40][英]伊恩.D.怀特.16世纪以来的景观与历史[M].王思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1]侯晓蕾,郭巍.场所与乡愁——风景园林视野中的乡土景观研究方法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4):80-85.

[4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43]钱云,庄子莹.乡土景观研究视野与方法及风景园林学实践[J].中国园林,,(12):31-35.

[44]郑曦.鉴湖、西湖、湘湖——钱塘江下游地区三大著名湖泊的景观演变与城市化发展启示[J].中国园林,,(11):69-73.

[45]韩炳越,沈实现.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J].中国园林,,(7):61-67.

[46]林箐,王向荣.风景园林与文化[J].中国园林,,(9):19-23.

[47]王向荣,韩炳越.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J].中国园林,,(6):11-14.

[48]王向荣,韩炳越.社会.生态与艺术的融合——绍兴市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J].中国园林,,(11):20-24.

[49]王向荣,韩炳越.资源保护、历史延续与景观再生——杭州湘湖保护与开发启动区块规划[J].中国园林,,(1):13-19.

[50]郭黛姮.三山五园:北京历史文化最辉煌的乐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58-60.

[51]刘剑,胡立辉,李树华.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景观历史性变迁分析[J].中国园林,,(2):54-58.

[52]阙镇清.再失一城——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没落[J].装饰,,(11):16-20.

[53]祝丹.北京颐和园景观与“三山五园”的构成关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3):-.

[54]张杰,熊玮.清代皇家园林规划设计控制的量化研究——以圆明三园、清漪园为例[J].世界建筑,,(11):90-95.

[55]王其亨,张龙,张凤梧.从颐和园大他坦说起——浅论圆明园和颐和园历史功能的转换[C].《圆明园》学刊,,(8):-.

[56]周景峰,汤羽扬.京郊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问题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4):40-43.

作者简介:钱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住房与社区研究

责任编辑:张晶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声音丨钱云ldquo城市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