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的指示精神,深化“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盯住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情满人社”专项行动,打造承德人社“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升级版,瞄准“信息系统一流、办事环节一流、服务水平一流、队伍建设一流”的目标,建立“便民、智能、规范、温暖”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人社服务的“温度”,擦亮民生服务更有“温度”的“金字招牌”。
建立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机构,人社业务实现“全市通办”,让人社服务更“便民”
一是实现一个机构对外,一个机构办理面向群众所有事。在成立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县级公共服务机构,将人社系统全部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统一的服务机构,改变过去人社部门多头对外的现状。
二是实现一个大厅对外,“进一门”能办人社所有事。整合过去分散的社会保险、就业创业、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多个大厅,建设统一的经办大厅,做到人社业务一个大厅办理。
三是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到一窗”办好人社所有事。全面实行“综合柜员制”,真正实现业务整合办理,一个窗口受理人社所有业务,让群众只取一次号、只排一次队,“办事一次成”。采用“受审分离”的经办模式,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经办、一个窗口出件”的模式,做到人社业务“受理不经办,经办不见面”,杜绝了经办人员的“权力任性”。
四是实现服务全域化,“就近办”人社所有事。在开通市县乡村四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30项基层高频服务事项在乡镇基层服务平台上线应用,接通“最后一公里”。科学绘制人社服务窗口“电子地图”,让群众在高德、百度地图上精准查找人社办事地点。个事项实现提速办、30个异地事项跨省办。开展“社银合作”,借助银行、基础平台等力量,推进人社服务不再“跑远路”,实现“就近办”。
让人社“温度”体现在群众办事方便快捷上。群众“进一门”“到一窗”能办人社所有事。
建立统一的人社信息网络,实现人社业务“一网通办”,让人社服务更“智能”
一是实现人社业务“应上尽上”。在去年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项业务实现“秒办”的基础上,改造提升现有信息系统,实现由3.0向4.0版的升级,做到服务事项“应上网、尽上网”,实现“指尖办”。
二是实现办事环节“能减尽减”。按照“八统一”要求,制定人社《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4.0版),进一步梳理办事清单、精简办事材料、缩减办事流程、制作办事指南,按下业务办理“快进键”,能“提速办”的“提速办”,能“简便办”的“简便办”,能“秒办”的“秒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按照“*策找企、*策找人”和免申即办的新要求,将更多限时办结事项变为即时办结或“免申即办”。
三是实现网上全渠道办理。由传统的人工窗口办理,拓展到门户网站、手机APP、自助一体机等多渠道办理,并持续增加服务事项和功能,做到“人社办事不求人”。
四是实现服务更智能。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化。依托部级、省级平台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和承德“一码通”改革,横向拓展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建立承德市数据共享服务目录,实现人员身份、业务状态、证书证明等部门内外数据的共享查询和比对核验,实现“一次录入,全域共享”。智能调度平台实现经办流程智能化。由群众“抱着材料、拿着证明”跑办,转变为“电子材料、电子签章”自动网上流转,业务统一受理、任务智能调动、结果统一反馈、环节全程跟踪,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数据可视平台实现服务监督可视化。将“一件事”打包办、人社“好差评”、基层服务等信息数据进一步充实到可视平台,业务办理全程留痕、实时统计、智能监控,运行情况实时图形化直观展示,上线“承德人社一体化服务平台风险防控系统”,提高经办的透明度和风险防控能力。
五是实现人社业务“打包办”。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制定“一件事”打包规范指引,推动更多事项能“打包办”的“打包办”,目前已有15个打包“一件事”做到“前台统一标准受理,后台并联办理,及时反馈办结结果”,实现“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并不断增加更多打包事项,所有事项简便办。六是实现社保卡“一卡办”。建设全国领先的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城市,在95项“一卡通”应用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形成承德市社会保障卡“一码通”改革目录,推进社会保障卡在人社领域实现信息查询、费用结算、补贴待遇等方面的全面应用。同时,推进社会保障卡的赋能提质,扩展社会保障卡在就医购药、*务服务、旅游服务、智慧扶贫、城市生活、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向“一卡在手、走遍承德”的目标迈进。
让人社“温度”体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上。全力打造人社业务“一张网”。建设“智慧”人社系统,“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建立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实现业务服务“规范办”,让人社服务更“规范”
一是办事流程规范化。按照“五制、四公开、三亮明”要求,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代理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办事指南、告知承诺制事项实施清单,让群众对人社*策“看得懂”、对办事流程“摸得清”。
二是窗口服务规范化。统一服装、统一胸卡、统一公示牌、统一流程图,做到办事依据、流程、时限全部公示公开,工作人员身份全部亮明,全面提升窗口服务形象。完善《公共服务中心管理标准手册》,推动“办公环境标准化,按照环境整洁舒适、物品摆放整齐、柜台设置方便、便民设施齐全”标准对服务大厅进行完善,打造人社金牌服务。推动窗口单位实体大厅视频接入,建设“视觉识别系统统一、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规范”的人社公共服务阵地,对各级公共服务大厅实时监测指挥调度。
三是工作流程便民化。开展人社“局科长走流程”活动,让“办公人员”体会“办事群众”的实际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窗口服务群众的体验感。
四是做到人社业务不打烊、随时办。实行“”工作制,全面推行人社业务全天候、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人社业务天24小时不间断网上服务,让群众随时随地“网上办”。
让人社“温度”体现在全天候、不打烊、均等化的人社服务上,让群众感到服务无时不在,唱响“人社办事不求人”的品牌。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共服务队伍,实现人社业务“热心办”,让人社服务更“温暖”
一是练兵比武强素质。依托练兵比武在线学习平台,常态化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练兵比武活动,培养人社“知识通”、业务“一口清”,实现窗口经办人员由“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的转变。适应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综合柜员制的新要求,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是培树标兵优服务。大力开展“文明窗口”和“文明标兵”创建活动,结合人社服务“好差评”“提质提效、文明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对服务窗口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规范、办公秩序、办公环境等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发挥典型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和鞭策干部队伍形成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不断提升经办人员服务标准,培养一支耐心、细心、热心的经办队伍。
三是特殊群体特殊办。设立特殊群体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提供从接待、答疑、受理到办理、反馈的“一站式”服务。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专门台账动态管理,依托经办机构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针对涉老高频业务,深入分析老年人需求,对官方网站、承德人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