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芒种行记丨在隆化,遇见今冬的第一场雪
TUhjnbcbe - 2021/8/13 14:41:00
北京青春痘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43263.html

“双石层棱倚翠颠,相传尝此会群仙。”——《和题会仙石》·苏颂

诗中所描写的“会仙之地”就是现在的隆化。这里既有山河纵横的崇山峻岭,又有秀美无边的草原,北国风光如诗如画,牛羊牧群悠闲恬静,也难怪诗人倾情泼墨,以“会群仙”的手笔来赞颂隆化的景象。年11月22日,彼时正值小雪时节,芒种团队一行北上,暂别了还未落雪的杭州,前往已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坝上小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

隆化雪景

初来隆化,牛肉、羊汤馆子挤挤挨挨,雾缭的热气和热闹的叫卖声交织,这一切都隐隐地昭示着游牧民族的传统。隆化县,坐落在赫赫有名的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市是整个蒙古草原的最南端,向来被辽、金、元、清历朝历代的帝王们偏爱,拥有着金代景明宫、元代察罕淖儿行宫、清代胭脂马场、张库古商道、明代长城等众多名胜古迹。清王朝为了多民族融合,在承德多次开展皇家游猎活动,以彰显武力,维系满蒙。而承德也因此从热河上营到热河行宫,变成了名满天下的避暑山庄。然而这块土地的魅力,不只因其见证了厚重的历史,更缘于它自然风光的靓丽。细看地图,会发现隆化地处华北大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衔接处,属坝下深山区,从这里开始,森林迈向草原,山深林密,草丰水美,可谓是“田畦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虽无缘得见夏秋时节的草原美景和层林浸染,但经过昨天落雪一洗城市的喧嚣,我们眼前的隆化是山林幽深雪色苍茫,也是一眼望不尽的清冽辽阔。往北是辽蒙,南下是京津,独特的区域位置也让隆化闪烁着绚丽而神秘的文化色彩。经过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更迭,这里已然形成了满、蒙、汉、藏、回五个民族的杂居景象,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都在这里镌刻。这里拥有收录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二贵摔跤,也有着“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乡土诗歌之乡”的美誉,真正担得起“隆盛开化”四个字。隆化雪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自古以来,隆化就是被热血浇灌着的土地,金戈铁马奔腾,自然少不了英雄辈出。在年5月25日那场冀热察的战役中,有一位年轻的战士,因部队受阻于对方*队的桥型暗堡,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左腿负伤,冲至桥下,以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牺牲时未满19岁。董存瑞纪念碑他就是舍身为国无私奉献的战士——董存瑞。为了纪念董存瑞的奉献精神,董存瑞纪念碑在隆化落成,由朱德元帅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时至今日,我们在董存瑞纪念馆时仍能被当时的英雄热血所振奋。走出纪念馆,我们发现,隆化县内随处可见以“存瑞”之名命名的地方,存瑞小学、存瑞中学等。隆化人,从没有遗忘过英雄的身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流淌着英雄血液的隆化人在“养好牛”这条道路上也秉着革命精神,一路开拓进取。自年隆化县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起,先后成为了国家肉牛耗牛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河北省肉牛标准化示范区,并于年,“隆化肉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式被评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牛场而今,“隆化肉牛”一跃成为隆化县的支柱产业。一方面,隆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孕育出的隆化肉牛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牛的特定品质。隆化肉牛耐粗饲、生长快、繁殖性能好,牛肉品质均达到A4以上标准,它的肌肉和脂肪均匀分布如雪花般细密。另一方面,隆化人的努力使得隆化肉牛产业基地规模大,服务体系全,龙头带动强,整体繁育养殖的产业链完整且系统,活牛交易远销港澳,全县良种牛比重达95%以上。隆化肉牛在这个进口牛肉品牌占领了许多消费者视野的时代,我们惊喜地发现,国内也有好牛肉。无论是从繁育到养殖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赋能,还是水草丰美、天然牧场的良好产地生态,隆化肉牛产业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相信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通过品牌化路径构建,“隆化肉牛”定能成为亮眼的中国肉牛品牌金名片。编辑:吕鑫审核:王熙强

芒种品牌管理机构,是一家专注于农业领域品牌研究、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传播推广等以品牌化为引领的一站式服务公司。

公司背靠国内资深品牌专家团队,引领中国农业品牌建设联盟,深耕品牌农业、播种农业未来,着眼于农业品牌化进程,开展理论研究、战略规划、符号设计、影像视频、电子商务、质量追溯、行业传播等全方位品牌管理咨询服务,打造农业品牌化产、学、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前,团队成员已先后开展了丽水山耕、巴味渝珍、长白山人参、天赋河套、一座保山、烟台苹果、烟台海参、庆安大米、盐池滩羊肉、武功猕猴桃、万荣苹果、武当道茶、江华苦茶、梁平柚、周至猕猴桃、户县葡萄、象山柑橘等上百个地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顶层设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芒种行记丨在隆化,遇见今冬的第一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