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部署在全*全社会广泛开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围绕庆祝建*一百周年主题,承德市档案馆开辟“兰津阁”专栏,推出“用档案讲述承德*史”专题。
兰(台)是档案的代称,档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依法接收征集、安全保管、开发利用档案,是市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兰津阁”与“文津阁”相对应,均指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度处。一百年来,承德人民在中国共产*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留下了大量珍贵档案。市档案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用档案讲述承德*史,以期进一步激发承德人民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正确*史观,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承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一百周年。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史
《大佟沟选举纪实》背后的故事
段丽洁年4月2日出版的《冀热辽日报》中,刊载着一段有关承德市第一次解放后的珍贵史料——《大佟沟选举纪实》,这段史料及背后的故事记录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的密码。
小地方,大人物承德市大佟沟这个小地方,由于历史机缘,与著名作家方纪及其妻子*人晓结下了不解之缘。
提起著名作家方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篇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叙事散文《挥手之间》。方纪的这篇文章记录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年8月赶赴重庆同国民*进行为期43天国共谈判前,延安人民到机场深情送别毛主席的场景。
方纪是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他在北平读书期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开始,先后在武汉、长沙、重庆等地做*治宣传工作,年到延安,曾在在中央*校、文协、马列学院和《解放日报》社工作。
方纪的妻子*人晓(原名*银晓),原是泰国华侨,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拯救惨遭蹂躏的祖国,毅然离别家人来到中国。她牢记年初偷跑被追回时父亲与她的那次长谈。父亲从迁居海外谈起,讲到西安事变,又谈到中国抗日战争,他对蒋介石的不抵抗*策深为不满,而对中国共产*和毛主席的抗日主张十分赞同,最后父亲对她说:“如果你一定要回国,我也不阻挡,但是你要找毛泽东,要抗日,中国人不能当任人宰割的亡国奴”。年她终于辗转来到延安。她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毛主席看望关向应同志》的通讯,由于作品情节感人,文笔生动、明快、洗炼,文风娴静、高雅、清新而轰动了整个延安。方纪和*人晓“以文为媒结连理”,于年8月1日结婚。
资料图片:方纪和*人晓夫妇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方纪和妻子*人晓即离开延安革命根据地,奔赴解放战争的前线。出发前一天夜晚,方纪写下了后来被收入他散文集中的《到群众中去》一文。年9月25日,他们从延安出发,绕道冀东革命根据地,来到热河省会承德。他们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土地改革和清剿土匪各项工作。
年4月,热河省文艺界救国联合会成立,方纪任副主任,和主任徐懋庸一起主编综合性刊物《热潮》,举办文化艺术学校,工作地点马市街离大佟沟很近。一天上午,方纪的爱人*人晓目睹了大佟沟街居民选举街长和街委员的全过程,很快写下了《大佟沟选举纪实》,被年4月2日《冀热辽日报》刊发。承德市大佟沟这个小地方因此与方纪及其爱人*人晓这样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故事,大影响
《大佟沟选举纪实》如实记录了承德市大佟沟民主选举这个小故事。通过这篇文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幅幅参与选举的画面,活灵活现于我们的眼前。
年3月25日上午,承德市大佟沟街的一群市民,满心欢喜地来到一个门牌为25号的大院,连做买卖的也放弃生意赶来了。
这是大佟沟街公所在选举。用大家的话说,就是“人民自己选自己人,从古以来都没有过,这是第一次”“过去官派街长,街长为官服务,咱老百姓吃‘勤劳奉仕’的苦也吃够了!”“谁要能为咱百姓打算,把咱生活一天过得比一天好,咱就拥护谁!”
院子里的一个墙壁上靠着一块黑板,上面上写着各闾(lǘ,古代五家为比,五比为闾)提出的18位候选人的名单。再靠前一点,摆了一张方桌子,上面放了7朵大红花。
18位候选人名单,是被各个闾推出来的心眼好、能办事的人。
选民们又推出了4个认字的人,做不认字的选民的代笔人。18岁以上人们,不分男女、不分穷富,都参加了选举。会写字的在选票上写上自己要选的人,不会写字的口念找代笔人代写。
有些乱哄哄,却又充满了欢笑的选举,很快就结束了。选民们静候着选举结果。收完选票,就开始记票、唱票,黑板上的个个小小的“正”字,写得又工整又认真。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冀热辽日报》年4月2日半小时后,选举结果出来了:票数最多的是关景贤,其次是任保才、孙文元、王亚清、王建三、刘云庭、张之嘉。这7位当选了街委员,大家催着他们走上台,胸上戴好大红花,喇叭里奏起了民间喜曲《大宫调》。
选为街长的关景贤站到台上给选民讲话:“大伙儿看得起我、拥护我,咱们以后大伙一块来办事,多商量怎么建设大佟沟,办合作社,打扫卫生也不要落人后…”
选民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拍手叫好:“喜事!喜事!”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中国共产*热河省委关于目前施*纲领(刊自《热潮》)这个小故事发生5个月前的年11月1日,热河省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较早的解放区,召开了全省人民代表大会。全省各族各界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建设民主、自由、繁荣新热河的大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热河省*府,通过了中国共产*领导下较早的一个省级*权的施*纲领——《热河省委关于目前施*纲领》,举起了第一面由共产*领导的省级民主*权的旗子,对全国产生很大了影响。《大佟沟选举纪实》记录的这个小故事,印证了热河解放区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很多人不识字,用*豆投票
小选举,大民主《大佟沟选举纪实》记录的这次小选举,只是中国共产*实行普遍的民主选举运动的一个缩影。一幕幕这样的小选举,在整个解放区不断闪现,反映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在解放区成为现实的大民主。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十几年的*阀混乱,再加上千年不变的农耕文化,浓厚的乡村宗族关系,人民群众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民主,至于选举,有文化、有见识的人才听说过而已。
只有中国共产*,才创立了中华苏维埃*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奏响了人民选举制度的历史序曲。毛泽东同志在年初论述新民主主义*治制度时指出:“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年11月1日
热河省人民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逐渐推行的民主选举制度,真正地唤起了人民,让占全国90%的工农大众觉醒起来,真正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当家作主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治,选举第一”。
通过民主选举,充分激发了人民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及需求,激发了参*意识的觉醒,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对于发动群众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进行结束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大决战具有重要作用。
资料图片:年方纪、*人晓一家《大佟沟选举纪实》这段珍贵史料,承载着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的密码:中国共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史
参考资料:1、承德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中国共产*热河省委关于目前施*纲要(刊自《热潮》)
2、《承德解放战争史料选》—中共承德市委*史研究室、承德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著
3.《光耀千秋——图说热河革命史》
兰津阁——用档案讲述承德*史
作者简介:段丽洁,承德市档案馆正科级
兰津阁——往期文章链接
点击可直接阅读
用档案讲述承德*史:坚持在热河“千里无人区”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档案讲述承德*史:热河早期中共*员韩麟符为何要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用档案讲述承德*史:早在南昌起义之前,李大钊就在热河尝试建立革命武装用档案讲述承德*史:金沟屯会议——白色恐怖下的绝对忠诚用档案讲述承德*史(电台直播):李大钊与热河早期革命用档案讲述承德*史:热河地区早期革命楷模——陈镜湖
用档案讲述承德*史:中共中央为何高度赞扬这个承德人?冀热边抗日根据地最北部的抗日钢刀——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热河:柴胡栏子事件——我*五名高级领导干部牺牲在黎明之前感天动地:在把八路*带出*子包围圈的路上,麻利嫂把孩子生在了冰上从郭小川的三篇文章,看承德“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工作之艰辛复杂“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承德第一次解放后,我*我*为何放弃承德?日本投降后,热河的这项工作为何得到了中央和毛主席的肯定和赞扬?中国共产*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承德“四三”会议王克东在围场搞土改:解决4%的人占有全县55%的土地问题用档案讲述承德*史:英勇的承德保卫战解密:《关于热河发动群众的指示》得到了*中央和毛泽东的赞扬聆听:承德人民广播电台——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总策划:任溧馨
编审:周书星韩婧
承德市档案馆征集公告
承德市档案馆向社会各界征集建*周年红色档案资料(书籍、报刊、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联系人:张静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