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回年,问一个住在大学城的人:“你觉得承德大学城荒凉吗?”
那么我相信他会有99%的概率回答你:荒凉,太荒凉了。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年拍摄的:
当时我住在阳光四季城椿林苑,单位在科技大厦对面的中广有线大厦。每天走在这样一条连车都看不见几辆的路上,我总是在想:我TM为什么要住在这儿?要知道,当时在微博上,我所在位置的GPS位置显示的总是承德县!
如果有一个年的人穿越回/年问我开头的那个问题,除了一个“特别荒凉”的答案之外,我一定会补充回答一下:买任何东西,我只能去一个20平米的小商店,买的东西除了烟酒零食饮料之外,还包括粮油和调料……因为周围居民只能在这里买东西,所以这家小商店的营业项目也越来越多。当然了,你要想买个菜,只能走非常远(没公交也没滴滴,只能走很远打车)到凤凰御景附近的一家超市(叫京通?)。至于说餐厅什么的都要到后窑那边。而其他的诸如商场、医院、电影院……想都不要想。对了,大学城到底有多荒凉呢?话说有一年过年,几位外地工人私配了业主家的钥匙,在阳光四季城的一户人家里大张旗鼓的过了一整个年。但是由于小区人太少了,没有任何人发现异样。当时那里到底有多荒凉呢?我举个例子:
年1月14日的一个夜晚,我钥匙落在单位了。开始我是不慌的,毕竟门口的地垫下面还有一把备用的,可是我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也没有任何一个邻居出入;于是我打算找个宾馆住,可是周边黑漆漆一片,那就打车去远一点吧!可是连一辆出租车都没有。最后没辙了,走了足足三公里找到了一家网吧(原本是想找一家洗浴的)熬了一晚上。
第二天,同事们看到我这副囧样,很体谅的说:今天中午就不去你家蹭饭了,你好好睡一觉,我们去皕鑫大酒店了……(懂这句话意思的评论区见)所以,在当了一年多的阳光四季城居民之后,我还是义无反顾的搬回了市区,后来又在市区买了房子。然后一直以来,我对高新区都有一个很刻板的印象:那边,生活还是不方便,还是有点慌。
而这个刻板印象,最近渐渐被打破了。
也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最近经常要去大学城办事。你是知道的,现在那里是这样↓
办完事儿到饭点,吃饭一般就在大学城周边解决了,一个人吃快餐、两个人吃火锅,从吃饭的品质这个角度来说,这里有一定实力和老城区PK了。然后,由于越来越多的朋友搬到了大学城住,我们聚会的场地也由老城区渐渐转移到了大学城。无论是吃饭、唱歌,还是看个电影……大学城没有任何问题。
而这些年去大学城最多的原因,医院。尤其是因为家里有俩孩子,医院南院的频率极高。更好玩儿的是,我的客户也有不少在大学城。尤其是科技大厦,去的次数极多。而奥体中心,在未来我也会因为一个项目而常驻……当然这是后话了。七八年的光景,大学城就几乎让我没有了任何荒凉的印象。尤其是前几天,一条新闻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凤凰山大桥由于正在拓宽,所以要从6月1日到10月31日双向封闭。
要知道,大学城和老城区之间,有两座大桥是必走的:一座是正在拓宽的凤凰山大桥,一座是位于南互通的东南山大桥。如果封掉其中一个,那么每天早晚高峰造成的堵车是可以预见的。然而当我和一个在高新区买房的朋友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说了一个有些特别的看法:既然堵车,就不要去老城区了嘛。老城区又不是非去不可!
对他来说,他说这句话的”底气“是这样的:他们两口子的工作单位都在大学城,八岁的孩子在大学城上小学。平时吃喝玩乐购也都在大学城,完全能满足需求。如果要坐飞机,就走高速;如果要坐高铁,溜达就行了。当然他对目前的高铁站建设进度还是颇有微词的——“我家和高铁站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公里,去高铁站却要绕好几里地。不过将来还是挺好的,因为在我家门口,会有一个新的商业区。”
他说的这个商业区,就是我们在文章规划图被意外曝光,你可能小瞧了承德南站!中所报道的那个。而按照目前的建设规划,承德南站未来将拥有如下的业态配套,包含住宅,商业,商铺,公寓,酒店:
住宅的设计风格让人印象很深刻……
而就在上周六6月19日上午,凤凰城的住宅部分正式开盘:
我去了现场,气氛实在是很“吓人”:
那么,6月19日一天究竟卖了多少套房子?
目前,我们只看到了这样的数据:
看到这里,我似乎能更加理解“凤凰城”的广告词中的那个”新承德”是什么含义了。
高速发展的“新承德”有别于文化的、历史的、旅游的“老承德”,是集合了承德更好的未来规划、更蓬勃的企业,更活跃的人才以及更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承德也将有着更便利的交通、更开阔的居住空间,甚至是产业集群。而在这个充满了希望的新承德中,有一座凤凰城。凡称作凤凰者,皆经历过淬炼,终涅槃。
一个楼盘销售情况好,其实能透露出很多信号。而在众多信号中,有一个最为响亮:那些看得远的承德人,首选凤凰城!
承德新鲜事儿编辑部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