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伴有各种症状,如打嗝、腹部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这种疾病的出现主要与饮食情绪和气候变化有关,而且大多是节律性的。胃痛一般是由于胃部疾病所造成的,像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会造成胃痛,而且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也是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长期熬夜的患者就很容易出现胃部的疼痛。如果是长时间的饮酒、吸烟,也会对胃部是有一定刺激的,会使病情加重。胃痛喝中药是可以进行调理的,而且中药在调理胃痛方面是比较具有优势的。
中医认为胃脘痛多因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所致,跟胃肝、脾关系密切,通过辨证论治,分型下方,整体调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消除胃痛、胃胀、嗳气、泛酸等症状,同时还可以消除病因,有标本兼治之效。如常见的胃寒证,其症状特点是胃痛暴作,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可予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之法。除了中药治疗以外,还有针灸、艾灸、耳穴压豆、拔火罐、胃部按摩、穴位按摩等治疗方法,对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胃痛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炎的症状加重,平时我们应该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食物要尽量以软食为主,比如小米粥,小米粥的含糖量较低,不会发生胃酸症状,而且小米粥还具有养胃的作用,故适合胃痛患者食用。熬小米粥的时候可以加点山药、大枣、枸杞这些食物有调理脾胃的作用。但是要注意控制好饮食的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食暴饮。
胃痛医案一则:
患者女,35岁,初诊诉胃痛3年有余,近期病情加重,疼痛更甚。病史:患者平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近期饱食后胃脘作痛,饱胀感甚,服用西药后效果不显。诊见:胃脘疼痛时作,胃胀,嗳气,晨起口苦,心中烦闷,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一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中医诊断:属肝气郁滞,胃失和降之胃脘痛。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调血,健脾化湿。开中药7剂代煎服。二诊,服药后胃痛减轻,因近日工作繁重,胃脘疼痛复作,身困异常,精神不振,腹泻,大便3次/日,晨起口干,舌尖红苔薄白,脉沉。调方开中药14剂代煎服。三诊,胃痛止,时有胃胀,精神较前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数。调方开中药14剂代煎服。后继续中药巩固治疗半月,药后随访,胃痛未作,诸证皆消。
张林茂主任简介:
主任医师/研究员
原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医院学科骨干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师从曾任湖北省医院院长——钱远铭教授(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编撰出版医学专著12部,参编科教影片一部,系统研究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对各种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
擅长治疗:
1)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息肉、结肠炎、肝炎、肝囊肿、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胰腺炎等;
2)耳鸣、耳聋、听力下降、鼻炎、中风后遗症、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肾炎、风湿与类风湿、咽炎、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等;
3)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