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1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
通知指出,工作目标为:第一阶段:年11月15日至年12月31日,确保完成本地区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任务;第二阶段:年1月1日至年3月15日,以削减采暖季增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原则上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
错峰生产的实施对象为钢铁冶炼企业。实施时间为年11月15日至年3月15日。实施范围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含河北省定州、辛集市,河南省济源市,以下简称“2+26”城市)。承德、张家口、秦皇岛、临汾、日照、临沂、潍坊、泰安参照执行。
通知要求,做好分类实施。重点对长流程企业实施错峰生产,环保绩效评级A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废钢短流程炼钢企业自主采取减排措施,但须确保错峰生产期间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B、B-、C、D级企业根据不同环保绩效评级和目标任务执行差异化错峰生产比例,环保绩效评级越低错峰生产比例越高;对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等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产能利用率超过%、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规范公告的钢铁企业加大错峰生产比例。企业环保绩效等级以年10月10日前评定情况为准。
通知明确,分解落实任务。各城市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要按具体高炉设备停产为基础,不得以减负荷生产方式代替,落实到具体企业、生产线、生产设施和时间段,与高炉配套的焦炉、烧结、球团、石灰窑等生产设备错峰生产比例不得低于高炉错峰生产比例。鼓励各地借鉴河北武安去产能“赛马机制”方式实施错峰生产,通过经济互补手段分解落实任务,确保设备真停和产量真减。各地可协调本地区企业轮流排产,但轮流排产企业不得超负荷生产,保障错峰生产实施效果。
热点聚焦
首钢、太钢、柳钢、中钢国际、沙钢……8家钢企前三季度净利润一览!
紧急!山西急需物资汇总!方大捐一亿!荣程、晋南钢铁、徐工驰援山西!
汽车部件用钢管成形技术的开发
内容来源:北京青年报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世界金属导报合作,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