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是7·13,与年7·13大水相隔27年,承德又“突遇强降水造成局部水灾”,官方7月13日发布的消息说:
7月12日至13日,承德县白河上游普降大暴雨,白河断面洪峰流量立方米/秒,发生超10年一遇洪水......新杖子镇两名干部在成功完成一个村群众安全转移,奔赴另一个村指导工作途中,所乘车辆不幸翻入河中......目前,搜救到一名同志,医院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因公殉职。另一名同志仍在全力搜救中。
官方发布的是承德县的消息,不是汇总承德市所有县区的消息,因为在朋友圈和抖音里,这次暴雨引发的洪灾,还冲毁了兴隆、宽城、营子等地的道路、桥梁和其他建筑。
暴雨、洪灾给承德造成的损失还在统计中,人们在为因公殉职的同志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期待更及时的信息,以确保生产、生活的安全。
在信息可以即时传播的今天,相关部门应该善于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即时发布与百姓生活有关的信息,以减少损失。
7月14日CCTV朝闻天下2.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历史规律可以总结,承德洪灾也有规律可循。
年7·13洪灾过后,承德市档案馆编印了一本《承德两千年自然灾害史记》,邀请承德市气象局退休老局长陈玉山、技术人员董玉田、鲍印清、谢亚利、吕平义等人,对承德旱涝规律进行总结,非常专业,值得普及,以利于防灾减灾,该书于年6月编成。
承德建国后40年旱涝示意图3.
暴雨是承德的一种主要降雨形式,也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罪魁祸首。每年7月中旬至8月的汛期,降雨量都主要集中在几次大暴雨过程中,常常引起洪水灾害。
根据——年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各地22年中共有暴雨日个,其中包括大暴雨17个,特大暴雨日1个。暴雨日年平均值4.95,大暴雨日年平均值0.86。可以说日降水量≥50毫米强度的暴雨天气年年都有发生。
在这22年中,年和年是最多暴雨年,出现了9个暴雨日。最多大暴雨年出现在年,共有4个大暴雨日出现。而年和年是最少暴雨年,出现2个暴雨日。
暴雨活动时间:根据~年的22年降水资料分析,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24小时,持续2天或以上的19次,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3天发生在年8月12——14日。最短时间是2小时57分钟。
暴雨活动日期,最早出现在6月上旬,最晚在8月,但主要集中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暴雨过程开始时间,一天之内均可出现,但以夜间开始为最多,其次是下午,再次是出现在早晨和上午,还有少数出现在中午和傍晚。
暴雨降水量形势:全市22年中日最大降水量是毫米,发生于年7月22日青龙龙王庙地区。最大暴雨中心雨量毫米的6次,毫米的31次。
暴雨性质:承德市所降暴雨性质比较复杂,主要属于雷阵雨转普雨或普雨转为雷阵雨。另外还有少数是纯普雨暴雨和纯雷阵雨暴雨。
暴雨活动分布形势:由于承德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形势具有区域性特点。受其区域小气候影响,其暴雨活动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也呈现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一般暴雨都是局部性的,几乎没有发生过全市性暴雨。只有年7月24日~26日坝下各县都同时降了暴雨,但是坝上地区却仍没有出现暴雨。
承德暴雨分布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暴雨出现最多是南部地区的兴隆、宽城两县。年平均降暴雨2.3天,最多7天;日最大降水量毫米以上。兴隆县,特别是其南部的挂兰峪一带,由于受雾灵山屏障作用影响,是全市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也是暴雨中心。我市中部地区年平均降暴雨日为1.1天,最多4天,最大日降水量毫米。北部地区为0.7天,最多2天,最大日降水量毫米。
总结暴雨频发的成因,一方面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而构成的独特区域性气候为暴雨频发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受大气候的制约,客观地在这里构成了暴雨频发区。根据气象部门分析,影响承德暴雨频发的气候,主要有五类天气系统。即人字形切变、北涡南槽、南来涡、西来槽和台风倒槽。其中人字形切变、南来槽和台风倒槽是影响承德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这些系统的出现,都产生≥毫米的降水。
它们的特点是:强度大,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广。
4.
暴雨引发洪灾,洪灾是承德经常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地方遭受洪灾之苦,洪灾是自然灾害,是天灾,更是人祸。
专家分析引发洪水灾害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一、降雨时间集中,降水强度大。由于受地方小气候制约,承德降水量年际变化极大。全市年降水量.3~.6毫米,而56%~75%的水量都集中在夏季,特别是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份。这一时期降水强度特别大,因此,各地时常出现大雨、连阴雨,特别是雷阵雨形式的暴雨或大暴雨。
二、水土保持能力低。由于地貌形态主要是山区和丘陵区,且山高坡陡,谷深河窄,地理形势立体化特点显著。又由于自然植被覆盖率较低,土质松散,这就出现了一个水土保持能力低下的弱点。暴雨一来无力抵御,必然会引起山洪暴发。所以每年汛期都有局部地区遭受洪水灾害。
三、人为造成的生态环境失调,形成恶性循环洪水猖獗。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的不合理开发和掠夺性经营,造成高山植被被破坏。使本来就不平衡的生态环境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失调,为洪水泛滥成灾人为地提供了条件。
承德古代曾是个以森林和草坡为主的山青水秀之地。但是到了元、明以后,特别是自清代开始,历代统治者的残酷掠夺,破坏了这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到清乾隆30年(年),就已经是“垦遍山田不见林”了。各处谷地大部分森林草地都变成了农田。解放后,特别是年大跃进前后,在极左路线影响下,一方面进行治山治水,另一方面却又“以粮为纲”进行毁林开荒。
这种不合理的开发和掠夺性经营,更进一步破坏了天然植被,植被覆盖率急速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四、大雨暴雨是引起洪水成灾的主要因素。由于降水时间集中和降水强度大,雷阵暴雨几乎成了这里夏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承德地域内暴雨中心主要分布有三处。一是承德县,因受燕山和七老图岭屏障作用所致常降暴雨。二是兴隆县,由于受雾灵山影响,其南部挂兰峪一带是全市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最高的年曾达0.2毫米。中部地区的滦平县也是暴雨较多的地区,最多年可达24次。发生大雨暴雨最多的地方也是遭受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方。但是由于气候区域性特点所致,各地小气候差别强烈,具有“山南发水山北晴”的特点。局部性的突降大雨暴雨较为普遍,所以在非大雨中心时,也会时常骤降大雨暴雨引发洪水。
承德的洪水灾害形式:由于地形所造成的山高坡陡,沟窄谷深,而且地表土层薄厚不一,土质松散,含水能量差。每遇大雨或暴雨各河流域上游山坡地面很快冲刷成沟,而且越来越大。继而出现“扒山皮”、“水鼓”、“水泡子”或“泥石流”等洪水形式。大水裹着泥石渲泻而下,所经之处农田庄稼被水冲沙压或卷走吞蚀。而下游河道则洪水暴涨,泥砂淤满河道、水库、沟渠,造成洪水横溢,冲走沿岸土地、房屋乃至整个村庄。
洪水暴发的特点:由于多是因突发暴雨所致,故水势涨得快消得也快;由于山高谷深河道狭窄且落差大,洪水流速快流量又大,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塞罕坝成为一面旗帜,应该得到发扬5.
洪水是承德山区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破坏力最大的一大灾害。千百年来,世代承德人民同洪水进行了不懈斗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的领导下努力建设承德山区,治山、治川、治水植树种草,改善大地生态环境,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增强了承德山区抵御水涝灾害的能力。
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抑制和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还有恶化趋向。统计到年,全市还有1.5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急需治理,特别是北三县的阳坡和坡耕地,现有防洪工程相当部分质量差标准低,达不到抗御20年一遇或5——10年一遇洪灾的标准。在流域上游,又缺乏控制性骨干工程。总体讲,防洪抗洪能力还很低。所以承德要减少和控制洪灾发生,还需作长期的努力奋斗。